
从青弋江提水至十三连圩

从赵家河提水入联建圩
中国水利网站讯(通讯员 程慧卓 孙悦)7月12日—8月14日,安徽省芜湖市湾沚区降水量较常年偏少6成。湾沚区加强监测预警,科学调度水资源,保障农业生产和群众生活用水。
针对河道水位下降迅速、涵闸自流功能无法实现、水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问题,湾沚区充分利用固定抗旱站、灌溉站、生态补水站和移动抗旱设备,从青弋江、青安江、芜申运河、赵家河等河流提水入圩,储备后期水量。六郎镇结合近年实施的灌区改造及泵站提升项目,在青弋江、芜申运河、赵家河新建4座灌溉与生态补水站,提前开机灌水入圩,保障了全境农业用水需求。其余各镇均利用原有抗旱站或临时移动泵站,从河流向圩区补水,有效缓解了旱情,减少了旱灾损失。
湾沚区水务局坚持“水利一张图”,综合利用历年水利工程建设成效,通过“一控两提”,保证了红杨镇2万余亩水田以及近万亩丘岗田地的灌溉水源问题,解决了丘岗区水源不足的难题。同时,利用和兴闸站充分发挥提水作用,及时调度开启两台机组,以3.2立方米每秒的流量,提青弋江水引入汤泊河,保证了上游和兴连圩2.6万亩农田的灌溉需求。安排专业技术人员24小时值守,确保青弋江水源源不断输往沿线圩区与丘岗地带。
自7月23日起,湾沚区联合芜湖市水务局下闸蓄水,使得青弋江红庙闸以上、青安江全境水位保持在8.5米左右,闸上闸下水位差达3米以上,为区内六郎、陶辛、红杨、湾沚等镇留蓄了水源。
此外,湾沚区积极发挥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建设作用。2021年以来,湾沚区积极推进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累计投入6000余万元,改善灌溉面积7.9万亩,拆除重建或改建渠首提水泵站3座,改造渠(沟)道工程29.15千米、渠系建筑物29座,显著提升了项目区内农业灌溉供水保障能力。
据统计,2022年7月份以来,湾沚区累计投入提水设备30台套,装机1281千瓦,开闸引水约1500万立方米,提水5194 万立方米,为前一阶段旱情形势下农业安全生产提供了坚实保障。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22年8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