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白凡 孙伟 特约记者 朱自强
“小桥流水闲村落,不见啼莺有吠蛙。”自古以来,小桥流水便是江南地区别具一格的景致。“小桥流水”不单单是令一域一景风光入画的美学观感,更多的还是一城一地切实扛起新时代治水管河的政治责任。
近年来,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大力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深入打造生态文明建设宣州样板,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攻坚克难,聚力清除顽疾
河湖“清四乱”是推动河湖长制从“有名”到“有能”的第一抓手。2019年以来,宣州区持续抓好“清河、清网、清船”等河湖专项整治行动,累计整治河湖问题161个,拆除南漪湖了解最新苹果版体育投注平台 禁养区内禽养殖场44家,清除拆解废弃船只135条,拆除水阳江拦网56处;通过借助无人机加大巡河频次,高效解决涉及河湖问题90余处。2022年以来,宣州区组织开展妨碍河道行洪突出问题排查整治行动,对南漪湖、水阳江等238处疑似妨碍河道行洪突出问题图斑进行全面排查甄别,7处妨碍河道行洪突出问题已全部完成并整改销号。同时,高标准完成佟公坝、杨村、乌泥坑等3座小水电清理整改,区域水生态水环境持续改善提升。
建设为先,聚力水清岸绿
“水利兴,则国资其利,民赖以安;水利废,灾祲荐至,黎庶沉沦。”兴建水利,历来是关乎民生福祉的大事。
2019年以来,宣州区通过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先后完成青弋江治理工程(文昌段)、城东联圩城区段水阳江综合治理等4条主要支流治理建设任务;组织实施了双桥河、周寒河、沙河、北山河等21条中小河流治理建设项目,治理河道总长100.7公里。当前,正在全力推进安徽省港口湾水库灌区(宣州段)工程、水阳江中游防洪治理工程、水阳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等14个重点项目建设,年度计划完成投资8.5亿元。
在持续提升中小河流防洪能力基础上,宣州区还精心打造省、市级幸福河湖示范点,并陆续完成沙河洪林集镇段、水阳江水阳集镇段、朱桥摇橹小镇段等8处省、市级幸福河湖创建验收。
徜徉在宣州的田野乡间,只见朱桥乡摇橹小镇轻舟泛月,画楼容与;溪口镇十八湾清溪回绕,山水环旋;洪林镇沙河十里大坝云水天光,游泳逐浪......水环境水生态的持续改变,让昔日脏乱差的中小河流嬗变成为如今的网红打卡点,人民群众从中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幸福感。
建章立制,聚力成效提升
宣州区先后聘请了192名生态扶贫巡河员、120名工程护管员和383名河道保洁员,持续强化河湖日常监督管护。同时,积极推行社会化购买服务与水管单位管护等相结合方式,对河湖、堤防、泵站等水利工程进行管护升级。结合农村清洁工程,推行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每年投入河湖和农村小微水体保洁管护经费达940余万元。健全完善农村小微水体河湖长制组织体系,建立小微水体村级片区乡村级河湖长名录131处,并在水阳、朱桥等地打造了3处小微水体示范样板,农村黑臭水体现象得到有效遏制。
2020年以来,宣州区检察院共下发检察建议书7份,实行跟踪问责问效,整改成效十分明显。通过深化“河湖长+警长”协作机制,联合处理河湖问题62处。此外,宣州区还积极探索跨界联合巡河工作机制,并与芜湖市南陵县、湾沚区,宣城市泾县、郎溪县等周边区县以及江苏省高淳区开展联合巡河行动11次,跨地区河湖问题得到快速、高效解决。
新时代,新阶段,新要求。“十四五”期间,宣州区将坚持以更高站位、更严标准、更实举措,加快实现河湖长制工作高质量发展,努力为乡村振兴以及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需要提供强有力的水利支撑。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22年8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