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王旭)安徽省六安市近年来全面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体系和责任考核机制,强化水资源最大刚性约束作用,坚持管住用水,推进系统治水,落实全面节水,筑牢水资源管理基础,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坚持管住用水,取用水监督管理能力不断加强。先后组织编制《六安市水资源综合规划》《六安市水资源保护规划》《六安市节水型社会建设“十四五”规划》等一批涉水规划,水资源规划体系逐步健全,水资源开发、利用、节约、保护有序推进。推行规划水资源论证制度,完成8个省级以上开发区规划水资源论证,水资源管理效能和审批效率大幅提升。建成市域范围全覆盖水监控信息系统,全面实现年地表水5万立方米以上、地下水3万立方米以上用水监控,水资源管理智慧化水平实现质的飞跃。
推进系统治水,水生态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编制印发《六安市水资源承载能力监测预警评价报告》,全面摸清市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水资源承载状况,推进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夯实水资源保护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基础。探索河流生态流量管控,加强河流生态流量保障,促进水生态系统保护修复,营造健康水生态系统。锚定“喝好水”目标,完成县级以上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建设评估,落实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监控,全市水源地供水保障率逐步提高,水质达标状况维持在较好水平。全市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提升至100%,全市地表水国家考核断面达标率为100%,水功能区水质达标情况稳步向好。
落实全面节水,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水平持续提升。实施国家节水行动,印发《国家节水行动六安市实施计划》,积极推进节水评价制度,率先制定市级地方用水定额标准,推进全市深度节水、极限节水。大力推进工业、农业、城镇和生活等各领域的节水工作,县域节水型社会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六安市金安区、金寨县、霍山县等3县(区)先后建成县域节水型社会,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大幅提升,县域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开展节水载体建设,增强全社会节水意识,创建303家市级公共机构节水型单位、81家省级节水型企业、31家水利行业节水机关单位、1所节水型高校等一批节水载体,节水理念深入人心,节水行为逐渐形成。
来源:必威体育登陆 2022年6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