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陈伟 文/图
跨县河湖水量分配工作实现全覆盖、创建市县节水载体建设298个、各级河湖长累计巡河13万余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8.12平方公里……近年来,安徽省合肥市严抓水资源管理工作,取得了新实效,写好了水资源节约与保护这篇大文章。
严控水资源开发上限
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严控水资源开发利用上限,倒逼各地和各行各业节约保护水资源。2021年,合肥市完成杭埠河、巢湖、滁河等9条跨县河湖水量分配工作,实现跨县河湖水量分配工作全覆盖;完成14个省级以上开发区实施水资源论证区域评估工作,加快推进省级以下开发区水资源论证区域评估工作。
加强计划用水,全程监督管理。合肥市对自备水源和城市公共供水管网范围内年用水量1万立方米以上的非居民用水户,严格按照行业用水定额核定并下达用水计划。2021年,全年共下达用水计划1060户。“另外,我们实现大中型灌区渠首计量全覆盖,明确专人定期对取用水户用水量开展监控。”合肥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说。2021年,合肥市依法查处22件违法违规取水行为,对近100户超计划超定额取水实行了累进加价制度。
推进节水载体建设,持续巩固节水型社会建设成果。至2021年年底,合肥市完成省级节水载体建设16个、市级节水载体建设166个、县级节水载体建设132个,市县两级公共机构节水型单位创建实现了全覆盖。节水型小区创建方面,去年全市新增62家节水型小区,节水型小区创建比例提升至18%。
合肥市去年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成效初显,用水总量低于省定标准31.03亿立方米,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为27.2立方米,下降11.7%,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为18.6立方米,下降16.2%;淠史杭灌区(庐江县片)成功创建全省首个灌区水效领跑者,完成安徽省首单地热水水权交易。
推进水资源使用权有偿出让
“今年,我市将继续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规范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规划水资源论证和水资源论证区域评估,严格用水总量和用水效益管控。”合肥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说,合肥市将拓展取用水监测范围,完成潜南干渠、瓦东干渠、滁河干渠三十头、大蜀山分干渠和小蜀山分干渠等渠道在线流量监测,完成庐北灌区等2个中型灌区用水监测设施建设,实现5万亩以上农业灌区全部在线监测,加快实现全市地表水年取水量5万立方米、地下水3万立方米以上非农取水口在线监测。
与此同时,合肥市将深入推进水权制度改革,探索完成合肥市淠河灌区农业灌溉水权与城乡生活与工业用水水权的行业间用水水权交易,加快推进水资源使用权有偿出让;提高非常规水利用,推进非常规水优先用于工业生产、市政杂用、生态用水等,确保合肥市2025年非常规水利用率不低于25%。
提升水资源涵养修复能力
强化河湖保护治理,提升水资源涵养修复能力。
河长制,河长治。自全面实行河湖长制以来,合肥市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要求,全面构建组织体系,确保每一条河、每一个湖都有河湖长负责到底。目前,合肥市共设立各级河长3614名、湖长128名。“全面推行跨界联合河湖长制,守护碧水清流。2021年各级河湖长,累计巡河13万余次,发现问题4128个。”合肥市河长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合肥市还组织开展店埠河、派河、滁河、二十埠河等水环境问题专项行动,累计发现132起河湖“四乱(即乱占、乱采、乱堆、乱建)”等问题,均及时解决。
在生态修复和水土保持方面,合肥市去年完成巢湖湖滨、派河口、肥西三河、肥东玉带河、巢湖槐林和柘皋河、庐江马尾河和栖凤洲等湿地保护修复任务。“我们持续开展水土保持工作,打造清水廊道,减少入河水土,涵养水源。”合肥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全市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38.12平方公里,重点预防保护面积24.79平方公里。
2021年,合肥市20个国考断面全部达标,其中9个断面优于考核标准;成功建设8条省级幸福河湖,其中塘西河被列为水利部与安徽省共建幸福河湖。
此外,合肥市将推动河湖长制工作转向“有能有效”,压实河湖长职责,夯实河湖长制工作成果;深入推进河湖“清四乱(即乱占、乱采、乱堆、乱建)”常态化规范化,开展联合执法行动,清理整治涉河涉湖乱占、乱采等危害河湖健康生命的突出问题。“我们还将谋划建设一批生态清洁小了解最新苹果版体育投注平台 水土保持重点治理项目,常态化开展全市水土保持监督检查专项行动,加大水土保持违法行为惩治力度。”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说。
来源:必威体育登陆 2022年4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