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张巧 孙伟 特约记者
朱自强
在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水阳镇,沟渠水草茂密,时见野禽嬉水。这是水阳镇开展小微水体管护带来的变化。
水阳镇结合水环境整治等项目,开展农村小微水体管护示范片区建设,不断提升镇域水生态治理保护水平,助力乡村振兴。
强化管护 改善生态
金宝圩是宣城市第一大圩,保护着水阳镇13万亩良田和9万余名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总长52.3公里。近年来,水阳镇以河湖长制为抓手,按村(社区)分片分段建立河湖名录,整合社会力量,在全镇设立河长和社会监督员等,明确管护责任,构建长效管护机制。目前,全镇共设置乡村(社区)两级河长50人、社会监督员28人、保洁员385人,为小微水体治理管护提供了队伍保障。
水阳镇结合乡村生态振兴项目建设,持续推进水环境治理和水生态修复,共清淤24.74万立方米,水系连通工程治理水面13.2万平方米,建成污水管网33.6公里。水体面貌及周边环境明显改善。
目前项目效果已初步显现。圩内臭水沟不复存在,裘公清水塘采取生态护岸措施后,为螺蛳提供了繁殖场所,丰富了水生生物的多样性,进一步助推水环境的提升。
以点带面 示范引领
在小微水体治理过程中,水阳镇坚持以点带面,注重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水阳集镇(北门户)小微水体治理工程位于水阳大道北入口,沟塘区占地19.3万平方米,治理前水体为劣Ⅴ类。经过岸线美化、场地绿化等治理,区域水体水质实现Ⅳ类以上,并成为水阳集镇北部重要的景观带之一,为居民茶余饭后步行健身、休闲娱乐提供了好去处。
“充分发挥项目杠杆作用,吸纳社会资本参与小微水体综合整治,努力做到让水动起来、净起来、美起来,让一处处小微水体变成一道道小微景观,既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又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水阳镇金宝圩管理处副主任茆玉徽说,“只要群众认可了,我们的付出就有价值。”
来源:必威体育登陆 2021年12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