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钱良好
安徽省庐江县因水而名。作为全国粮食生产百强县和农业大县,庐江县近年来始终把小农水建设作为服务“三农”的重要工作,精准实施农田水利、农村安全饮水、防洪保供水、高效节水灌溉等项目工程,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广大民众谋福祉提供了有力的水利支撑。
当家塘成风景
1月29日,雪停初晴,景色迷人,庐江县盛桥镇金城村几位村民正在村头的当家塘游玩。“过去,村里的当家塘年久失修,根本蓄不住水,村民种粮种菜,遇到干旱至少减产一半。”金城村党总支书记盛家俊说,现在全村的当家塘全都整治好了,仅近3年就“补”好了30多个,还修建了观景台,成为村民悠闲娱乐的好去处。
庐江县南临长江,北依巢湖,水资源丰富,但由于地理条件所限以及原有水利设施老化,导致水资源的利用率仅有10%。因此,庐江县创新模式,积极引进农田水利建设多元投资,2012年8月组建庐江县水务(集团)有限公司,以搭平台、建机制来解决水务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和资金“瓶颈”难题。“我们从成立之初就开始采取多种形式对外融资。”庐江县水务(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金献兵说。自2012年以来,庐江县已借助融资平台申请各类金融贷款资金50多亿元,一大批水库、供水排水、城区堤防、水电等水利工程提速开建。
截至2017年年底,全县累计完成水利投资20亿元,建成了一批骨干水源工程,完成了106座小(2)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在水资源保护方面,在17个街镇建起了污水处理站,完成了8个水土保持项目建设。
清理沟渠兴乡村
雪后的暖阳静静地照在水面上,庐江县汤池镇舒庐渠段的村民们三三两两在干渠垂钓。
“以前可没人愿意靠近渠边,满沟满坡都是水花生、水葫芦,灌溉的时候水都抽不动,一沟臭水没法闻!”汤池镇镇长钱中军说。
不只舒庐干渠,前些年,庐江县境内河湖沟渠水花生、水葫芦泛滥已成普遍问题。
为此,庐江县将渠道捞草除障工作作为2017年农田水利建设工作的重点,对全县1万多条、总长2万多公里的沟渠进行综合治理。汤池镇也筹集了200多万元资金,对辖区内渠道进行疏挖、清淤,彻底消灭了水花生、水葫芦。
庐江县近年来争取项目资金,开展了一系列重点工程。每年从土地出让收益中计提10%的资金全额用于农田水利建设,不足部分由县公共财政统筹,同时加大以奖代补力度。庐江县对已建成的堤防、大中型泵站、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实行“以钱养事”“管养分离”,有效解决了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缺管护组织、缺管理人员、缺管护经费的“三缺”问题。
来源:必威体育登陆 2018年2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