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利网站10月15日讯(通讯员 梅正龙)近年来,安徽省定远县针对缺水易旱县情实际,制定了“把水留住、把水连通、把水用活、把水管好”的“四把”治水思路,全面打通农村水利“最后一公里”,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是大力推进塘坝扩挖工程——“把水留住”。针对水资源不足的县情,县委、县政府鲜明地提出:“把水留住”是定远必须长期坚持不懈的治水任务。在自身财力有限的情况下,紧紧抓住国家扩大内需,大兴水利的政策机遇,形成了全县上下大干、快干水利的良好氛围,全力推进农村千塘扩挖工程。截至目前,全县共完成大小塘坝工程共8545座,累计完成土方8413.2万立方米。
二是有力推进农村沟河整治工程——“把水连通”。多年来,该县农村河沟渠道由于疏于管理,淤堵严重,成为农田水利建设的“中梗阻”,该县采取由乡镇负责解决农村沟河清淤工程中产生的挖压占地、青苗、树木补偿等矛盾纠纷,由县政府利用每年的农田水利建设专项资金对农村沟河清淤整治工程建设中的土方工程经审计后进行全额补助,对工程建设中发生的挖压占地、青苗、树等按有关标准进行补偿,有效地推进农村沟河清淤工程的进展。截至目前,共完成农村河沟清淤整治工程252条676.2千米。
三是大力推广“泵站串塘”建设模式——“把水用活”。为有效解决水利死角,根据地形、地貌和水系特征,探索出一个泵站+压力管道+数个塘坝(水库)的“泵站串塘”建设模式,把星罗棋布的沟、渠、库、塘等水体和农田用管道连接贯通,对小型进行泵站更新改造,利用泵站提取河道“花水”,利用压力管道调节塘坝蓄水,合理分配水资源,使有限的水资源得到高效利用,实现了“水系相连、把水连通,以丰补欠、把水用活”。全县采取社会投资模式共建设“泵站串塘”工程212处,解决了岗岭地区31.7万亩农田灌溉问题。
四是积极探索小型水利工程管护模式——“把水管好”。按照“健全职能、完善机制、加强管理、提升服务”思路,重新优化整合,成立6大乡镇水利水产技术服务中心站,着力构建“三员四级”基层便民水利服务体系,充分发挥水利中心站“基层服务,把好关口”职责,着力提升服务管理水平。按照“谁投资、谁所有、谁管理、谁受益”原则,以颁发“两证一书”明晰所有权和使用权,落实管护主体和管护责任,同时采取灵活的方式解决水利工程建后管护的问题,对公益性水利工程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专业化公司管护方式,通过打捆招标等途径择优确定管护主体,提高管护质量,长久发挥效益。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7年10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