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利网站5月10日讯(通讯员 梅正龙 记者 范智)近年来,安徽省定远县立足缺水易旱实际,成功摸索出了一条适合江淮分水岭地域特色的“泵站串塘”工程建设模式,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举措,采取多种形式大力推广。
在资金投入上实行“一金一费”,撬动社会资本参与建管,即设立水利建设专项奖补资金和管护经费,按工程审计决算价的2/3奖补投资主体,对小型泵站每座每年除补助3000元管护经费外,另按实际提水用电量每度电补助0.2元。对新建的泵站串塘工程,按照“谁投资、谁所有、谁管理、谁受益”原则颁发“两证一书”,即所有权证、使用权证和签订管护责任书,投资人取得1/3所有权并获得工程使用权,承担管护义务,从而落实管护主体和管护责任,保持工程公益性的同时也保护了投资各方的合法利益,让投资者吃了“定心丸”。
为缓解泵站串塘工程投资者资金短缺现象,县委 、县政府通过制度创新,与金融部门合作在全国率先探索启动了小型水利工程所有权、使用权证抵押贷款融资模式,有力地推进了泵站串塘工程建设。同时逐步简化审批程序,降低门槛和条件,进一步提高投资者积极性。目前全县共有63个投资主体共办理抵押贷款2680万元,其中泵站串塘工程投资主体占96%。
由于“泵站串塘”分布点多、线长,涉及面广,现有工程建设还远不能满足广大群众需求,根据群众的迫切要求,县水务局积极做好全县泵站串塘工程“十三五”项目规划,进一步扩大区域、扩大范围,向纵深延伸,经过认真调查摸底,精心谋划,科学布局,合理规划,努力使“泵站串塘”工程真正建成群众最迫切需要的民生工程,全面解决水利死角,打通水利“最后一公里”。2016年11月,定远县水务局又通过引进社会资本和合肥安徽正元机械有限公司合作组建成立了“定远县正元小型水利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和“定远县泵站串塘工程技术服务协会”,进一步提升“泵站串塘”工程管理和服务水平。
截至2016年,该县共建设“泵站串塘”工程148处,串连塘坝592口,连接小型水库9座,解决了岗岭缺水地区26.5万亩农田灌溉用水问题。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7年5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