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利网站1月12日讯 安徽省芜湖市扎实推进灾后水利薄弱环节建设,水利“一规四补”全面展开。
一是明确目标,编制规划。按照高标准规划、高起点建设的要求,编制完成《芜湖市加快防洪薄弱环节建设八年行动规划》,提出近三年及后五年全市重点水利工程建设行动方案和总体规划,着力补齐无为县洪水出路、主要支流及中小河流治理、城乡排涝设施和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四块短板,全面提高水利工程整体抗灾能力。规划已报经省水利厅同意,正报市政府批复。规划编报总投资170亿元,其中河道治理109.5亿元,山洪灾害治理6亿元,城乡排涝设施建设54.5亿元。其中2016-2018年计划投资68.1亿元。此外,按照轻重缓急,统筹谋划,编制完成《赵家河治理规划》和《牛屯河治理规划》。
二是强推前期,狠抓开工。芜湖市已有28个河道治理项目、11个泵站项目、52座水库加固项目列入《安徽省加快灾后水毁修复与薄弱环节建设性治理三年行动方案》,总投资37.86亿元,已下达省级投资计划6.8亿元。市水务局以超常的工作效率,及时完成项目初步设计编报审批等前期工作。其中11个项目已开工,完成投资近5亿元万元。青弋江治理、裕溪河治理和城区防洪墙加固改造等重点项目陆续开工建设。
三是完善机制,合力推进。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和坚强领导下,市水务局落实“明确任务、编制清单、挂图作战、盘点销号”工作机制,高效扎实推进灾后水利项目建设工作。市、县(区)水利部门明确责任,各负其职,主要领导亲自抓规划、谋项目、争取资金,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同时采取周报措施,每周报送项目开工情况、投资完成情况和工程进度,确保灾后建设顺利开展。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7年1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