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利网站8月21日讯 烈日炙烤,江淮喊“渴”。
7月以来,安徽省出现持续晴热高温少雨天气,大部分地区发生不同程度的干旱灾情,局部地区旱情严重,省委书记张宝顺作出批示,要求把抗旱保苗夺丰收作为当前工作重中之重,加强水利调度与动员群众相结合,强化抗旱服务队工作,确保人畜饮水安全,确保抗旱浇灌。
旱情声声急,援水淙淙至。8月上中旬,记者在安徽采访了解到,面对持续高温天气带来的干旱,该省科学应对,有序调度骨干水利工程,及时开闸、开机引水,合理调配水源,发挥基层抗旱服务队作用,全力抗旱保苗。
水利工程:旱区群众的主心骨
灌一瓢水,收得一碗稻,虽然时值大旱天,记者在安徽淠史杭灌区采访时,看到的都是汩汩清泉入田间、颗颗稻穗育饱满的景象。这一切都得益于了水利工程在抗旱中发挥的骨干作用。
8月13日,在淠史杭灌区最主要的水源地——横排头水利枢纽工程记者看到,5道闸门全开,流量为240立方米每秒的水源沿着淠河总干渠滚滚而下,灌溉着沿途六安、合肥的600万亩农田。
针对目前灌溉用水量大的状况,安徽省10大灌区全力提水、供水,为秋收农作物的丰收夯实基础。
驷马山灌区是安徽省最大的提水灌区,灌溉面积涉及合肥、马鞍山、滁州三市的200多万亩。进入8月份后,滁河干流水位迅速下降,面对旱情,驷马山引江管理处启动抗旱应急预案Ⅳ级响应,主动应对。8月4日,调度乌江站率先开机抽水,随即滁河一级站开机,将水送至滁河上游,为巢湖市灌区送水。8月8日,襄河口闸下水位降至6.41米,襄河口闸立即开启,以每秒20立方米的流量向下游灌区供水。目前驷马山乌江站、滁河一、二、三级站各梯级泵站全线开机向驷马山上游灌区供水,襄河口闸开闸向下游灌区供水,满足沿河圩区自流灌溉和丘陵区提水灌溉需求。
鉴于目前灌区用水量大,安徽省防指调度梅山水库动用非发电设施补水,增加灌区灌溉流量;调度驷马山灌区乌江站、茨淮新河灌区上桥抽水站开机提水;调度开启凤凰颈闸(站)、铜城闸等,引江水入内河抬高裕溪河、牛屯河等河道水位。
科学调水:汩汩清流入农田
8月10日6时55分,随着滁河三级站3000千瓦大型抽水机组一声轰鸣,滔滔长江水经过100多公里跋涉,以每秒21立方米流量跃进了驷马山灌区肥定干渠,一路涌向肥东县40多万亩农田。
8月12日,安徽省机电排灌总站支援庐江县35台套每秒9.44立方米的流动设备开机提水,解决庐江县罗埠镇12万亩水稻缺水。
由于当前正值中稻孕穗灌浆、旱作物扬花结荚关键期,面对日益严峻的旱情,安徽各受旱地区多措并举,加强抗旱水资源科学配置,确保干旱季节农业灌溉用水。
最新数据显示,安徽省受旱面积1300万亩,累计开动泵站5680处,投入机电井1.55万眼,流动泵站47.39万台套,浇灌面积1430万亩。
抗旱服务队:田野的汗水最晶莹
烈日炎炎似火烧,抗旱服务把水浇。在当前抗旱的关键时期,安徽各地抗旱服务队利用自身技术优势,克服重重困难,组织队员,深入一线,战高温,冒酷暑,奋战在抗旱浇灌第一线。
8月6日,接到冯井镇抗旱求助电话后,霍邱县抗旱服务队立即组织人员设备,迅速赶赴该镇彭店村架设流动泵站。队员们带着设备赶赴现场时,正值中午时分,烈日当头,酷暑难耐。
冒着40多度的高温,吊装、搬运、安装,紧张有序,汗水湿透衣背。有老大嫂为队员端来冰凉的井水,让队员擦擦汗。有老大爷从家里端来冰镇西瓜。经过全体队员的不懈努力,伴随着大型发电机组的轰鸣声,一股股水柱从管道迸出,砸在干涸的渠道上,溅起一朵朵美丽的浪花。
六安市裕安区永裕合作社,是安徽省首家农村水利专业合作社,今年投入百万元整修的水利设施在大旱中发挥作用。半个月来,合作社20多名抗旱服务队员连续奋战在一线。
“水利合作社抗旱服务队帮我抽水灌溉,就像送来一场及时雨,不然,2000亩水稻肯定要减产。”8月8日下午,在六安市裕安区江家店镇一处正扬花吐穗的连片水稻田,种粮大户郭刚指着渠旁正欢快作业的抽水泵告诉记者:“抗旱服务队两台抽水机已连续抽水10天,浇灌800亩,今天又来帮我安装第3台抽水机。”
目前,安徽各地基层抗旱服务队仍继续奔波在各个旱区,充分发挥抗旱突击队作用,被群众亲切地誉为“泵站抢修120”,“抗旱服务110”,成为当地农民兄弟的贴心人。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3年8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