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利网站记者陈松平 王春夏 范智5月24日报道:随着大沙河治理工程全面完工,并经受住2011年主汛期两场洪水的检验。在今年进入主汛期时,安徽省桐城市青草镇居民胡敏生一家曾经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
大沙河是长江的一条重要支流,胡敏生一家祖祖辈辈都住在河畔,洪灾曾是他们一家心头挥之不去的阴霾。特别是2010年7月大沙河青草镇段溃堤决口,形势危急,家里房子不得不被拆除堵口,成为全家心头难忘的记忆。
如今,看着修整一新的堤防坚固厚实,河岸绿树成荫,小鸟啁啾,胡敏生坦言从此可以“安居乐业了”。
大沙河治理工程仅仅是安徽省众多中小河流治理工程中的一个剪影。从2009年,安徽省全面启动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全省共有85条河流122个项目被列入国家中小河流治理近期规划,规划总投资30亿元。经过3年治理,中小河流堤防得到巩固,提高了防洪泄洪能力,两岸群众因此安享平安生活。
防汛短板岌岌可危
经过多年持续建设,我国大江大河治理取得明显成效,但绝大多数中小河流未经系统治理,于建设标准较低,再加上年久失修,洪涝灾害频发,已成为防汛抗洪的主要薄弱环节。安徽省也不例外。
据安徽省水利厅相关负责人介绍,新中国成立以来,该省主要江河防洪能力显著提高,但中小河流治理进展总体滞后,仍处于“大雨大灾、小雨小灾”的状况。由于防洪基础设施薄弱,中小河流防洪标准普遍较低,防洪能力普遍不足5年一遇。且由于多年未清淤整治,行洪能力逐渐降低。同时,中小河流沿岸地区与水争地的现象始终存在,对城乡防洪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
由于长期缺乏系统治理,安徽省中小河流大多未实施清淤整治,河道淤积、萎缩严重,行洪能力逐渐降低。近几年,泥塘沟河、秋浦河等中小河流发生重大险情甚至破堤溃口,损失严重。
据统计,安徽省中小河流每年的洪涝灾害损失已占到洪涝损失的80%以上。长期以来,中小河流治理缺乏投入机制和投资渠道,治理资金严重不足。再加上近年“两工”政策取消,对中小河流治理的投入日趋减少。
此外,河道管理体制不顺,中小河流难以发挥效益。大部分中小河流,特别是城镇河段的河道管理涉及水利、建设、国土、环保等多个部门,责任主体不明、权责不清,造成堤防和建筑物得不到应有的管护。大部分中小型河道没有管理机构,工程管理人员结构不合理、队伍素质不高,管护经费无法落实,也影响了河流效益的发挥。
大投入激活大跨步
中小河流两岸大多聚集着重要的城镇、村庄、工矿以及灌区,其治理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是一项紧迫的民生工程。
2011年中央1号文件将中小河流治理摆在加强水利薄弱环节建设的重要位置,明确要求加快治理步伐,“十二五”期间基本完成重点中小河流重要河段治理。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中小河流治理和山洪地质灾害防治的若干意见》对中小河流治理提出了明确的目标任务和工作要求。安徽共有85条河流、122个项目列入《全国重点地区中小河流近期治理建设规划(2009~2012年)》,规划总投资30亿元。全省上报国家2013~2015年中小河流治理规划共268个项目,规划总投资69亿元。
根据规划,安徽共安排实施31个试点项目,下达投资计划7.71亿元。截至2011年12月底,投资全部完成。近期,中央财政提前下达安徽2012年中小河流治理项目资金5.6亿元,安排实施方案内剩余项目41个,已全部完成审查审批36项,今年汛期全面开工建设。
规划制定后,关键在落实。安徽各级政府以中小河流治理为契机,加快治理步伐。合肥、芜湖、池州、滁州等市加大投入,有的市每年投入治理资金达5亿元。比较充裕的建设资金为工程顺利实施提供了保证。
两岸群众安居乐业
2010年7月11日,安徽桐城市降下特大暴雨,大沙河青草镇段溃堤决口,汹涌的洪水决堤而出,胡敏生一家的房子瞬间被洪水淹没。出于堵口需要,房子不得不拆除。时隔一年多,胡敏生仍对当时的情景记忆犹新:“我家老奶奶一直哭喊着房子不要破啊,她舍不得挖。”
大沙河是长江的一条重要支流,全长91公里,流经岳西、潜山等6个县区,涉及9个乡镇,人口14.94万人,耕地13.59万亩。这次决堤造成8万人受灾,淹没农田4.8万亩,直接经济损失1.5亿元。洪水过后,痛定思痛,总投资超过1亿元的大沙河了解最新苹果版体育投注平台 治理工程旋即展开。经过一年时间的奋战,大沙河治理工程全面完工。2011年主汛期,两场洪水都顺利通过了大沙河。
丰乐河是巢湖的主要支流之一,发源于六安,经舒城、肥西注入巢湖。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丰乐河相继发生4次大洪水,一到汛期就让人揪心。杭埠镇养鱼专业户孙成年有着刻骨铭心的经历:“一天一夜,塘整个漫掉了,3万多块钱的鱼苗,眼睁睁地没了。”此后很多年,孙成年都不敢在养殖上投入太多。
2010年,丰乐河综合治理工程被列为国家中小河流治理项目,丰乐河舒城段率先开工,5.1公里的河道和堤坝被治理,已经在2011年7月通过竣工验收,二期、三期工程也陆续展开。
丰乐河的治理成果,两岸居民看在眼里,喜在心里。一些原先准备把家从河边搬走的居民,打消了搬家的念头。河流治理更让孙成年吃上了定心丸,去年他终于放开手脚,和朋友合伙投资鱼塘,不单养鱼,还套养珍珠,养殖规模整整扩大了一倍,收益则翻了几倍。尝到了甜头的孙成年,如今又有了致富创业的新计划:“河治好了路也通了,从合肥下高速,七八里路就到了我这里,我们准备招商引资来搞农家乐。”
3年来,安徽省已有几十条河流像丰乐河一样,通过治理实现了长治久安。它们的防洪标准从现状的5年一遇或不设防,提高到10~20年一遇。河道清淤整治使除涝标准达到5年一遇,直接受益农田190万亩,受益人口183万人。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2年5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