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利网站讯(记者
陈松平 王春夏)吃过早饭,安徽省郎溪县龙须湖水库管护员王建国跟往常一样,徒步2公里,沿水库周边巡查一圈,观察水情、清杂除障、排查隐患。
龙须湖水库是郎溪县城及下游4个乡镇的防洪屏障和供水水源地,作为管护员王建国深感责任重大,汛期都在这座中型水库上日夜值守。不过,看到运行50多年的老水库经过除险加固后焕发新生——曾经的土坝与长江堤防一样覆上了坚固厚实的混凝土、溢洪道拓宽加固……他感慨“终于能睡上安稳觉了”。
水库下游郎溪农场职工胡绍群与王建国有同样的感受,年过半百的胡绍群见证了龙须湖水库的建设历程。从1959年冬开始,靠着肩挑背扛,郎溪人民历时数年才建起了这座中型水库。水库拦截住长江水阳江水系二级支流钟桥河,汛期防洪保安,旱时灌溉庄稼,也是附近城镇的重要饮用水源地。
“近些年,由于年久失修,龙须湖逐渐出现坝体漏水、溢洪道漫溢等安全问题,犹如悬在县城和下游群众头顶的‘定时炸弹’,一到汛期就让人心惊胆战。” 郎溪县水务局局长陈华明说,“县水务局派出4个职工,一到汛期就驻扎在坝上24小时值守,出了险情,赶紧向县防指报告。”
汛情紧张时,郎溪农场和附近乡镇须组织居住在低洼处的居民转移,还要增派劳力到水库待命,参与抢险。“帐篷”、“编织袋”、“白炽灯”成了胡绍群和他的同事们对于大坝最深的记忆。胡绍群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抢险经历发生在1998年夏天,当时境内普降暴雨,洪水在龙须湖水库前汇集后从破损的溢洪道咆哮而出,冲击着万亩良田,威胁着县城和214省道安全。县里连夜组织民兵和附近群众抢险,大雨滂沱中干了3天才化险为夷,个中辛苦不堪回首。
为了防洪安全,龙须湖水库除险加固之前,每年汛期都是空库运行。这样虽然减小了防汛压力,但是农田灌溉和城镇供水就无法保障,十分影响下游居民生活和生产用水。“那么金贵的水,来了就白白放掉了啊。”回顾当时情形,王建国仍不无惋惜。
2007年龙须湖水库在安徽省率先启动除险加固,对水库有着特殊感情的胡绍群只要有空就到坝顶看看,见证着除险加固带来的新变化:输水管从水泥管变成了钢筋混凝土,渗水的坝底得到修复,破损的溢洪道被修葺拓宽……
“不只胡绍群,除险加固工程开工后,附近的村民和农场职工也经常来,他们都盼望水库早日修整好。水库安全了,再发大洪水就不用担心半夜起来转移和抢险。”王建国说,“水库除险加固完成后的这两个汛期,我和附近村民一样,终于都能睡上安稳觉了。”
陈华明介绍,完成除险加固的龙须湖水库,汛限水位提高至28米,相应库容也由800多万立方米提高到1140万立方米,保证了水库在主汛期来临后正常防洪蓄水,既能缓解暴雨洪灾、也能灌溉供水抗旱,综合效益全面发挥。
从2007年起,安徽省启动了水库除险加固民生工程。陈华明介绍,郎溪县紧紧抓住机遇,精心组织实施,截至目前,全县41座水库已有29座完成了除险加固,10余万群众从中受益,剩余的12座小(二)型水库到2015年底也将全部完成除险任务。
4月底,记者在该县郎宁、岗丰、岗收、三八等水库除险施工现场采访时了解到,这几个去年汛后开工的工程,主体除险加固部分均已完工,可在今年汛期投入使用。
郎溪县是当前水利大省安徽加紧实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的一个缩影。安徽省水利厅厅长纪冰介绍,截至2011年,该省累计完成1858座水库除险加固任务。“十二五”期间,计划投资40亿元对2225个分布于安徽各地的病险水库进行大修,目前已经有600多个项目陆续开工。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2年5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