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新闻办审批具备新闻登载业务资质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06022
  首页 -> 正文


“三色牌”的力量

2011-09-02

“三色牌”的力量

  ——安徽省芜湖县建立农田水利建设管理良性机制探寻

    

  农村税费改革取消“两工”后,农田水利投入新体制、新机制尚未形成;乡镇机构改革取消水利服务站,基层水利服务组织缺失,工程管理严重缺位……面对重重困境,农田水利该如何抓?

  在安徽芜湖县有这样一种机制,把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纳入全县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通过强有力的考核奖惩带动各方参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积极性,从而形成了全县四大班子齐抓共管、县镇村三级联动、农民群众积极参与大干水利的良好局面。近年来,该县在安徽省组织的15届全省“江淮杯”竞赛评比中,14次获奖,并荣获“全国水利建设先进县”称号。

  动真格:“一票否优”,压力变成动力

  沟渠交错,道路平整,渠水清清,风吹波起,垂柳轻拂,稻香沁人,这是入秋时节记者在芜湖县保太村见到的动人画卷。“芜湖县农田水利能有今天这样的成绩,得益于我们多年坚持并严格兑现的‘红、蓝、黄牌’制度。”芜湖县水务局局长朱景木说。

  在芜湖县水务局,记者了解到他们的主要做法是,制定详细的水利兴修检查评比办法,在完成下达计划任务、标准质量、软件资料、管理维护和绿化美化等方面分别确定相应分值,组织县四大班子分管领导、县相关部门负责人、各镇负责人进行全面检查,得分前两名的镇为“红牌”单位,得分三四名的镇为“蓝牌”单位,最后一名的镇为“黄牌”单位,对“黄牌”单位实施“一票否决”,取消其年度所有评先评优资格,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当年不得提拔重用。同时,给予红牌、蓝牌单位相应的以奖代补资金,黄牌单位取消以奖代补资金。

  强有力的奖惩机制带动了该县农田水利兴修热情迅速高涨,县、镇、村逐级签订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责任书,责任和压力在经过有效的传递后,集聚成大干水利的强大动力。“如果得了黄牌,不能评先进不说,更重要的是,以奖代补的钱没了,既没面子,更不好向群众交代。”湾址镇双马村支部书记谢庆斌说。“每年水利兴修前,我们努力做到早谋划、早决策、早行动,明确要干的项目,筹措相应的资金,及早协调发动群众。这样,工作才不致陷于被动,在考核评比中才能占得先机。”

  见实效:你追我赶,一浪高过一浪

  “去年湾址镇下达我村计划土方3万方,结果我们干了7万多方,镇里兑现以奖代补资金近40万元。”谢庆斌站在去年竣工的梅龙湖大塘边告诉记者。

  实现兴修任务翻番的双马村,是芜湖县争干水利的一个缩影。由于逐级实行“红、蓝、黄牌”制度,镇与镇之间,村与村之间无形中形成竞争。为了不在考核评比中落后,各地都争先恐后,呈现百舸争流、你追我赶的良好态势。各地都千方百计增大投入,形成以县、镇投资为主体,以群众“一事一议”筹一点、大户承包投一点为辅助的多元投资体系。“去冬今春,我们安排了近2000万元用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把全镇财政收入的四分之一都拿出来干水利了。”陶辛镇镇长翟发金自豪地说。芜湖县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投入逐年增加,据不完全统计,“十一五”期间,全县累计投入资金4.25亿元。

  水利兴修投入的增加,带动了群众兴修水利的积极性,全县呈现一波高过一波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热浪。2011年水利兴修,全县开工各类大小水利工程263处,完成土方355万方,一度创造了日上机械750台套的壮观场面。“十一五”期间,全县共完成土石方8939.17万方,改善灌溉面积39.4万亩,新增灌溉面积5.11万亩,新增除涝面积6.17万亩,改造中低田16.57万亩,建设旱涝保收农田5.36万亩。

  水利兴修的有力推进,从根本上改善了干群关系,从而实现了政府主导与农民参与的良性互动。陶辛镇保太圩由于缺乏大量的沟塘调蓄水面,工程不配套,水系不畅通,“晴天苍蝇乱飞、雨天污水奔流、汛期庄稼受淹”,群众怨气很大。“对村委班子意见非常大。”保太圩村党总支书记杨克祥说,“去年,投入120万元对保太圩进行整治,全村群众积极响应,‘一事一议’一家没拉下,积极性非常高。现在,渠畅了,水清了,路好了,大家欢呼雀跃,现在村委的工作也好做多了。”

  求长远:三位一体,再现江南水乡

  荷花洁白如雪,渠水碧绿似翠。千年古圩,万亩水系,沟渠相连,身历其境,留连忘返……每年陶辛镇的荷花游成为江南水乡的一大景点。而这令人迷醉的美景,是与水利工程的管护分不开的。

  三分建,七分管。芜湖县在强力推进农田水利兴修的同时,没有忘记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管护,在水利兴修之初就将其纳入考核评比内容。在《芜湖县2010~2011年水利兴修检查评比办法》中,长效管理机制附加分0.6分,沟渠湖塘绿化美化加分最高上限为10分,同时进行了相对应的细化,如达到美化标准的单边每1公里加0.5分。

  提高管理水平,人员是关键。为稳定管护员队伍,提高管护员的工资待遇,该县普遍采取的是把农村水利工程管护员、新农村居民点卫生保洁员、农村公路养护员有机的结合起来,实行“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管护员是经过村委摸底调查,整合村民、青年志愿者、老年协会等力量,采取自愿报名,综合考察,择优录用的原则选聘的。工资待遇问题由镇政府同村委会共同筹资解决,镇财政拨70%,村委会自筹30%。与此同时,加强日常管理,严格检查考核。各镇领导组会同村委会按照制定的百分制考核标准进行考核,每月检查1~2次,每半年考核一次,检查结果纳入年终考核评比,根据考核结果发放管护员的工资。

  考核加分的激励,加上“三位一体” 的管理,确保了该县农田水利在建和管时都能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水清、岸绿、景美、路通”的水利工程成为当地新农村建设的一道风景线。“这里自然环境条件优越,我们将通过农家乐旅游项目进一步开发,逐步形成集农田灌溉、生活用水、水面养殖、旅游、休闲为一体的水利工程。”谢庆斌对梅龙湖的综合开发利用充满信心。(本站记者 范智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1年9月2日

范智
责任编辑:郑秀云


  相关新闻:
安徽省防指全面部署“南玛都”台风防御工作
安徽省全面启动水利普查清查登记阶段省级汇总与抽查验收工作
芜湖市开展水土保持专项外业调查演练
六安市整治淠河非法采砂
安徽休宁县紧急转移万名山洪灾民
安徽淮北市六项措施防大汛
淮北市开展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机制调查
安徽淮北市出台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




   
最新更新


 
图片报道


主办:betway苹果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010-62980955 业务联系:010-63205284

京ICP备0505756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2781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