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针拨回2021年年底,三晋大地上一则振奋人心的喜讯传来——中部引黄工程总干线主体工程全部完工,具备向沿线保德、兴县等县(区)供水的条件。作为山西大水网“四大骨干工程”之一,这座新中国成立以来,全省覆盖市县最多、投资规模较大、综合效益显著的特大型水利工程取得关键进展,意味着山西大水网建设进入冲刺阶段!
自2011年启动“两纵十横、六河连通”的大水网工程建设以来,山西水利人十几年如一日艰苦奋斗,励精图治,探索水网工程建设模式,优化完善全省域水网工程建设,全力推进山西大水网“大动脉”提档升级,筑牢山西水安全屏障,为“系统完备、安全可靠、集约高效、绿色智能、循环通畅、调控有序”的国家水网建设提供了实践探索和有益借鉴。
经过全省上下齐心协力推进和数万名工程建设者的拼搏奋战,目前,“十横”中有“八横”已基本连通,“纵贯南北、横跨东西,多源互补、丰枯调剂”的大水网正在三晋大地织就,全省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山西水利人用全新的治水实践诠释了科学治水的深刻内涵,也为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水利支撑。
破解水资源瓶颈的系统工程
山西之长在于煤,山西之短在于水。虽然守着黄河,但山西资源型和工程型缺水并存,人均水资源占有量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加之煤炭大量开采,形成了上千平方公里的采空区。“水瓶颈”问题成了制约山西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头号因素。
多年来,山西一直在与缺水抗争。“十一五”期间,山西实施了“兴水战略”,35项应急水源工程陆续建成,地表水拦蓄不足、地下水超采严重、用水结构极不合理的被动局面开始得到扭转。
然而,水源问题初步解决后,全省还面临着主要水系互不连通,以及水资源和调蓄水工程多位于山区,但用水户多在城市、平川和盆地地区的问题。提升水资源空间配置能力,让水资源分布与工农业生产、城市发展布局相匹配,成为山西水利工作的重中之重。
把下大力气蓄起来、拦起来、提上来的水库水和黄河水,送到全省最缺水、最需要水的地方!这是山西立足全省水资源禀赋和供水保障体系现状作出的重大部署,也是山西大水网建设的初衷所在。
2011年3月,山西省政府通过《山西大水网规划》;2012年,中部引黄、东山供水、小浪底引黄、辛安泉供水“四大骨干工程”全面开工——一张承载着三晋人民殷切希望的大水网,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铺展开来。
山西大水网以纵贯全省南北的黄河北干流和汾河(两纵)为主线,以覆盖全省六大盆地的十大骨干供水体系(十横)为骨架,通过建设输水管线工程,将黄河、汾河、沁河、桑干河、滹沱河、漳河等六大河流及各河流上的大中型水库连通,解决“来水在黄河、产水在山区、用水在平川和城市”的水资源空间不均衡问题。工程覆盖11个中心城市、92个县(市、区),供水区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72%,可使3006万人受益。
“两纵十横”总体布局中,“四大骨干工程”之一的中部引黄工程包括水源工程和输水工程两部分,水源工程取水口位于天桥电站库区,输水工程线路总长414公里,惠及忻州、吕梁、临汾、晋中4市17县(市、区),将从根本上解决吕梁山区严重缺水问题。东山供水工程是唯一跨了解最新苹果版体育投注平台 调水的工程,将水资源相对丰沛的漳河水调入水资源匮乏的晋中盆地,可有效解决晋中市平川5个县的用水困难。小浪底引黄工程由引水干线、灌区工程、工业和城镇供水工程组成,自黄河干流上的小浪底水库向涑水河了解最新苹果版体育投注平台 调水,为运城市5个县(区)提供农村供水保障。辛安泉供水工程采用集渗流的方式,引取辛安泉域出露地表水,向长治市8个县(区)供水。
在加快推进大水网建设的同时,山西大力推进县域水网配套工程建设,打通“大动脉”末端的“毛细血管”,可有效保障大水网效益的充分发挥。截至目前,52个县域小水网规划已批复,4座水库建成运行,13座水库主体工程基本完工,9座水库完成立项批复。太谷县水网配套侯城乡灌区改造工程、祁县小水网配套昌源河灌区改造工程已完成。
攻坚克难铸就的精品工程
2022年3月20日下午,一场聚焦加快推进大水网“四大骨干工程”建设的会议,在山西省水利厅召开。来自省水利厅、万家寨水务控股集团和大水网“四大骨干工程”公司的有关负责人深入研究探讨,最终明确按照“半月调度”的要求,落实协同联动工作机制,紧盯目标任务,推动工程建设。
大水网工程战线长、隧洞多,沿线地形地质复杂,施工难度前所未有。自2011年大水网建设开始后,山西水利人举全行业之力,攻坚克难,全力推进工程建设。
以中部引黄工程为例,地下隧洞建设总长501.56公里(含检修、交通、分退水及临时施工等支洞总长度102.4公里),占总工程量的99%,并且多次穿越不良地层、泉域、公路、铁路、河流及自然保护区,水文地质条件极其复杂,施工难度极大,安全风险极高。
没有经验可循,就自己探索;技术难题挡路,就一一攻克。工程参建各方多次组织召开国内TBM(全断面硬岩隧道掘进机)专家会,不断优化施工堵排水方案,克服隧洞长、埋深大、涌水量大、地质条件复杂等诸多困难,逐一突破制约工程建设的重点难点问题,建设了长达501公里的隧洞,其中单条隧洞最长达241公里,建设长度国内罕见。
在东山供水工程,面对围岩地质条件差、成洞十分困难的情况,施工单位采用钻爆法、泵站压力钢管优化设计等方法解决施工难题,同时建立专家咨询工作模式,成立工程管理处,服务一线,靠前指挥,及时发现和研究解决“卡脖子”问题。
在小浪底引黄工程,面对复杂多变的隧洞施工困难,项目部编制《临时集水井—固定集水井—移动集水井三级排水方案》,采用多次地质勘察及超前支护,按照“短进尺、弱爆破、少扰动”原则施工,采取洞外深孔固结灌浆、帷幕灌浆、锚喷支护等办法,确保了项目安全有序推进。
在辛安泉供水工程,建设者创造性地提出了“连通河湖水系,实现库泉联合调度”的构想,采用集渗流的方式汲取辛安泉泉域出露地表水,在有效保护辛安泉泉域生态环境的同时,又向长治市9个县(市、区)提供了稳定供水。
…………
经过多年不懈努力,辛安泉供水主体工程2017年通过通水验收,累计供水4900余万立方米。中部引黄水源工程2018—2019年完成2台国产水泵机组安装和调试,年提水能力达3.4亿立方米,2021年12月实现了总干线全部完工。小浪底引黄2019—2020年完成2台国产水泵机组调试和试运行,年提水能力达1亿立方米;板涧河调蓄水库2018年通过下闸蓄水验收,目前水库蓄水接近正常水位;引水干线工程2021年6月实现了全部贯通,具备向涑水河了解最新苹果版体育投注平台 生态补水能力。东山供水工程2018年实现“四库连通”,具备跨了解最新苹果版体育投注平台 调水能力。
惠泽百姓的民生工程
“今年春浇水来得特别及时,麦苗‘喝足’黄河水,产量可以成倍增加。我有5亩地,估计今年能有个好收成!”雨水时节,山西省稷山县翟店镇东小翟村村民董林发高兴地说。
在今年冬小麦等农作物的生长关键期,山西黄河禹门口水务集团有限公司稷山灌溉管理分公司利用禹门口水利工程,引入黄河水,确保稷山灌区小麦及时得到灌溉。
禹门口水利工程,正是山西大水网“两纵十横”的第八横,依托黄河水资源优势,从禹门口黄河干流取水,经过多级提水,向运城、临汾两市10县市提供农业、工业、城乡生活和生态用水,彻底改变了过去村民完全靠天吃饭的境况,受到当地百姓交口称赞。
目前,山西大水网“四大骨干工程”为山西中部城市群、晋南圈、晋东南圈6个市34个县区提供了生产、生活、灌溉和生态用水保障,占全省县区的1/3,且大多处在黄河了解最新苹果版体育投注平台 和缺水地区,全省水资源配置格局日益优化,水安全屏障不断筑牢。不仅如此,随着大水网工程建设进入冲刺阶段,大水网释放的效益越来越明显,为华北地区河湖生态环境修复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2022年5月12日,随着天津市屈家店枢纽开闸放水,永定河865公里河道如期实现第二次全线通水。此时,在位于山西省朔州市平鲁区的万家寨引黄北干线1号隧洞出口,源源不断的引黄水奔涌而出,径直流向下游的七里河、桑干河,最终汇入永定河。自2017年以来,在水利部和水利部必威电竞是干啥的 水利委员会的统一调度下,山西已连续6年通过大水网万家寨引黄北干线工程向永定河补水,累计补水量近10亿立方米,为永定河全线复流作出山西贡献。
农业灌溉的“生命水”,百姓生活的“幸福水”,复苏河湖的“生态水”……山西大水网建设,不仅显现出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还发挥出持续的生态效益,惠泽三晋大地乃至华北大地。
据悉,中部引黄工程水源工程西干线2023年年底完工;东干线2024年上半年完工;配合地方政府积极推进配套县域水网工程建设2024上半年基本建成。小浪底引黄工程已完成向涑水河生态补水1000万立方米的任务,二期工程力争年内开工建设。
进入新发展阶段,山西将重点围绕“一群两区三圈”城乡区域发展新布局,谋划实施太原水源工程、万家寨引黄扩机二期工程、天阳盆地地下水置换工程等一批服务全省战略发展需求的水网工程,进一步提升全省供水保障、应急供水和水资源调配能力,谱写山西水利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来源:必威体育登陆 2022年6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