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丝路新明珠 山水做和声
 
分享到:
2018-06-14

  □本报记者 张金芳 特约记者 陈文进

  “绿荫丛外麦毵毵,竟见芦花水一湾。不望祁连山顶雪,错将张掖认江南。”这是著名学者罗家伦先生对丝路明珠——甘肃张掖美丽山水风光的由衷赞美。依托祁连山冰雪融水与黑河水的资源禀赋,这里茫茫戈壁、巍峨雪峰、浩瀚草原、七彩丹霞、潋滟水波,张掖成为一个惊艳世界的戈壁绿洲。

  作为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和示范市、全国第一批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张掖市立足“一山”(祁连山)、“一水”(黑河)的生态基底,通过不断推进水资源改革实践,形成了水权改革配置、结构调整节约、总量控制调节、社会参与推动的节水局面,使突出的水资源供需矛盾得以缓解,走出了一条全民节水、亲水、护水的水生态文明转型发展之路。

  张掖市建立“总量控制、定额管理、配水到户、公众参与、水票流转、水量交易、城乡一体”的节水型社会运行模式,先后制定出台20多项地方性管理办法,围绕两套指标体系,组建农民用水者协会,逐级落实用水指标。

  节水优先,张掖市实施了河西走廊高效节水示范项目,在膜下滴灌、喷灌、高标准低压管灌等高新节水技术示范推广方面取得实效。截至2017年年底,全市共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61.3万亩,促进了灌区农业结构调整和区域化种植以及规模化经营,推动了水资源的优化配置,生态环境、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改善。

  张掖市将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水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有机融合,通过积极开展中小河流治理疏浚、河湖水系连通、湿地保护等工程建设,全市湖泊湿地面积扩大647平方公里,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04.4平方公里,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90%,城乡水景观亮丽和亲水指数得到提升,生物多样性和栖息环境得到改善,“靠山护山、靠水养水”的发展新理念已成为绿色张掖的发展共识。

  在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张掖市充分把准水资源脉络,系统治水,高效节水,调引活水,形成了一轴(黑河干流)、多线(黑河支流及沿山支流)、四片(黑河中游灌区、沿山灌区、地下水井灌区、牧区灌区)河湖库水系连通、河库互补、引排顺畅、利用高效的水生态循环体系。

  河长们肩负起维护河湖健康生命的使命,张掖市以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改善水环境、修复水生态为主要任务,设置市级河长9人、县级河长56人、乡级河长140人、村级河长840人,同时聘请社会监督员375人,全面履行管水治水责任。编制完成了重点河流“一河一策”实施方案,组织开展“保护母亲河,争当‘河小青’”主题志愿服务活动,划定河道岸线400公里……一幅水清、河畅、景美的画卷正在祁连山下徐徐展开。

  在着眼于做好“水文章”的同时,张掖市依托“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品牌,通过全面发展生态旅游,向国内外游客充分展示多元化地貌,不断丰富地貌景观大观园、暑天休闲度假城、丝绸之路古城邦等旅游项目的内涵和外延,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目标。

  在绿水青山的探索实践中,张掖水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完善创新。如今,崭新的山水新张掖正张开臂膀,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以绿色开放的姿态继续书写着丝路明珠的新篇章。

  来源:必威体育登陆 2018年6月14日

张金芳 陈文进
责任编辑:段玲玲
相关新闻
 
第一届全国农业节水和农村供水产品认证与检测技术交流会在京举办
江苏如皋市:做精智能节水 发展高效农业
上海市:多措并举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北京开展全国城市节约用水宣传周主题活动
今年将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50万亩 山西一批特色农业应“水”而生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主办:betway苹果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18511059159 业务联系:010-63205284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