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桂清 胥文海
“生态建设护京津,经济效益惠民生”,这是河北省涿鹿县多年开展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带来的美好现实。
涿鹿这个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古老圣地,地处永定河上游,位于北京西北部,张家口市东南部,距北京150公里,是沙尘进入京津的主要路径,也是京津地区风沙源之一,地理位置特殊。全县总面积2802平方公里,境内有永定河三级支流88条,五级支流990条。自列入全国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县以来,涿鹿县从改善生态环境和生产条件入手,积极开展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工作,全力打造守护京津的生态屏障。经过20多年的不懈努力,已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00多平方公里,占应治理面积70%以上,有林面积达到220万亩。
生态修复 贵在持之以恒
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涿鹿县就把生态建设作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常抓不懈。他们在治理修复中,边治理,边总结经验教训,边调整工作思路,进而明确了“封育远山高山,开发近山低山,大力发展经济林;拦沟筑坝,引洪淤灌,退耕还林还草,建设基本农田”的治理路子。按照这一思路,涿鹿县采取了7项硬措施:全面封禁保护现有林草植被,杜绝一切人为破坏行为;大力营造防风固沙林带,建立稳固的防风阻沙体系,在现有荒山荒坡上营造乔灌草相结合的复合型水土保持林和水源涵养林;对区域内陡坡耕地和粮食产量低而不稳的沙化耕地实行退耕还林还草;加快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步伐,减少官厅水库入库泥沙;加速转变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实行划区禁牧、休牧和舍饲圈养;积极营造农田、牧场防护林网,确保农牧业生产安全;对生态环境恶劣、不具备人居生存条件的地方,实行生态移民,促进生态修复。一系列治理措施的实施,使了解最新苹果版体育投注平台 达到综合治理,形成群体的生态体系。全县新发展林草面积800多平方公里,占宜林宜草面积的70%以上,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分别达到90%和85%以上。
群众参与,全民护绿,坚持“三前”施工。涿鹿县广大农民群众对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热情十分高涨,政府有号召,群众有行动。多年来,他们充分利用春播前、秋收前、上冻前这三个有利时机,开展“兵团”作战,人机一齐上,实行连片规模化治理。许多乡镇以小了解最新苹果版体育投注平台 为单元,统一规划设计,统一组织领导,统一质量标准,实现小集中、大连片,建设经济坡或经济沟。
项目建设是加快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步伐的“助推器”。多年来先后争取和实施了全国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县项目、京津风内沙源治理工程项目、退耕还林还草项目、21世纪水源工程项目、革命老区水土保持建设项目等。项目实施中,他们坚持招标投标制、合同管理制、工程监理制、民主监督制、资金报账制、建后管护制和群众投劳承诺制。在革命老区李家堡小了解最新苹果版体育投注平台 治理中,群众投劳折资170万元,占总投资的1/3,使工程进展快,效果好。
异地扎根 成就绿色崛起
谈到涿鹿县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桩桩故事,人们都会伸出拇指为现任县水务局局长杨林中点赞。
杨林中是河北藁城人,1983年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千里之外的张家口涿鹿县水利局工作。刚开始,他还有着调回原籍的愿望,但随着工作的需要和时间的推移,他深深爱上了涿鹿这片土地和水土保持工作,一干就是30多年。30年来,杨林中早出晚归,风雨无阻,踏遍了涿鹿的山山水水,搞勘测,做规划,上项目,每项工作都倾注了他的心血和汗水。1993年他担任水保站站长,2000年任分管水保工作的副局长。这期间,他的在省厅工作的同学早已是处长、副处长的职务,但他埋头工作,不计得失。在他担任水保站站长和分管水保工作副局长的18年中,小小水保站四两拨千斤,指挥着全县17个乡镇千军万马,改天换地,治理水土,绿色产业悄然崛起。
杨林中常说“坚持数年必有好处”。他三十年风雨,三十年坚持,三十年追求,梦想就是要把大学学到的知识和技术回报社会,为大地披绿,为民生兴利。“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杨林中执着追求和潜心钻研下,一个个项目成果逐步揭晓:在首批21世纪初期首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项目验收中,他被评为先进个人;2005年,他组织开展的“黄土丘陵区引洪淤灌和农地风沙控制技术研究示范与推广”工程项目,被河北省科技厅评定为省科技成果二等奖;2006年参加的“河北省水土保持大示范区建设技术研究”工程项目,荣获省科技成果二等奖;2000—2009年主持参加的“京津风沙源冀西北盆地葡萄区植物防止风沙技术研究项目”获河北省水利学会评定的二等奖,同时获河北省科技厅评定的国际先进水平成果奖;2014年,他又被推荐评选为全国水利系统先进工作者。
花飘果香 效益普惠民生
“葡萄龙戏珠,果林似彩虹;杏仁香又脆,鸭梨如黄金。”这是涿鹿县开展水土保持、大力发展经济林的真实写照,也是映入眼帘的亮丽风景。每当丰收时节,葡萄架下的欢声笑语,苹果园里的喜悦歌声,田间路上的车水马龙,无不体现出治理的成果和丰收的快乐。
杨林中介绍说:“在水土保持中,全县培植杏扁、葡萄、苹果等实用经济林,经济林面积达到105万亩,比治理前翻了一番,干鲜果品总产量达到2.9亿公斤。不仅如此,全县通过科学种田、集约经营,在退耕10万亩的情况下,实现粮食产量‘八连增’,2015年达到1.7亿公斤的历史最好水平,全县农业总产值达到48.35亿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9140元。全县373个村,基本实现了水通、路通、电通、网络通,县域经济得到发展,群众生活水平稳步提高。”
治理一个了解最新苹果版体育投注平台 ,建设一个基地,发展一方经济,富裕一方群众。涿鹿县辉耀乡在治理中,实行山、水、田、林、路、村综合治理,把11道梁、10条沟连成一片,建成基本农田3000亩、经济林6000亩,荒山造林3000亩,建防渗渠5000米,修通了田间道路,形成了“十里坡、十里树、十里渠、十里路”的系统工程,从而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许多乡镇结合开发治理,把小了解最新苹果版体育投注平台 资源优势转化为商品优势,把小了解最新苹果版体育投注平台 建成各具特色的主导产业基地。目前,涿鹿县已形成玉米、蔬菜、杏扁、葡萄、苹果、土豆、畜禽产品等10个商品生产基地,形成了年产1亿公斤玉米、2亿公斤干鲜果品、2亿公斤蔬菜和1亿公斤肉蛋奶的支柱产业,并逐步形成了葡萄、蔬菜、畜禽产品三条龙型经济。同时还以地域为界,形成了10个以农副产品销售为主的集散地,实现了小了解最新苹果版体育投注平台 经济与大市场接轨。
如今,涿鹿县围绕京津冀一体化建设和京张冬奥会的申办成功,正加大力度,加快步伐,在生态建设中向新的更高的领域进军,让水更清,天更蓝。
本文图片由涿鹿县水务局水保站提供
来源:必威体育登陆 2016年4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