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新闻办审批具备新闻登载业务资质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06022
  首页 -> 正文


沿乌溪江看美丽绽放

2014-10-10

  衢州市衢江区以生态区创建为抓手,以文明生态示范带沿线村为创建重点,大力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千万农民饮用水”“美丽乡村建设”“双清行动”“五边三化”“共建生态家园”等工程,村容村貌焕然一新,走出了一条美村富民的和谐发展之路。

  □本报记者 胡争上

  衢州居浙江省西部,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南宗孔氏家庙就在衢州,是闽、浙、赣、皖四省交界处的门户城市,有“衢通四省”之称。

  乌溪江是钱塘江上游重要支流,从南向北流到衢州城后与衢江汇合。衢州主城区和衢江区不是隔衢江相望,而是隔乌溪江相望。

  乌溪江水源地范围涉及衢江区湖南镇、举村乡、岭洋乡、黄坛口乡等4个乡镇,距衢州城约15公里。这一带除仙霞湖、九龙湖两大人工水体外,更有众多瀑、潭、溪、涧穿插其间。今年初夏的时候,我们去衢江区采访,到了湖南镇、举村乡和黄坛口乡。

  风情湖南

  湖南镇可不是居湖之南,而是坐落仙霞湖北边,小镇民居顺乌溪江错落绵延,街道起伏;江岸灌木林丛,江水丰满碧绿。仙霞湖因处于仙霞岭余脉而得名,别名又叫湖南镇水库。湖南镇水电站大坝坝高129米,曾列亚洲第一高坝,正常库容为15.84亿立方米,蓄水量相当于200个杭州西湖。

  这里有小湖南和破石两大古村落,有湖南银矿遗址、湖南村古廊桥、里村红军标语、东仓口村下窑口窑址和坑口唐孝子坟等5个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青山翠谷间,水泥路蜿蜒。沿华家溪到华家村,我们看到了山村里的都市生活。溪流边矗立着一排排楼房,一栋三户人家,每家都是三层楼。85岁的蔡景花老奶奶在做饭,厨房里有各式电器设备。她告诉我们,儿媳在山上采茶叶,家里其他人在外打工。

  眼前,家家楼上楼下,电灯电话;门前屋后,鲜花盛开,摩托车停靠。湖南镇宣传委员郑海良介绍,这个省级示范村,是政府投资500万元为山上散居村民下山脱贫兴建的安置点,有115户316人。村里禁养畜禽,组织合作社搞食用菌基地和公益林建设,村民年底分红。

  乌溪江肩负着让衢州人喝上放心水、优质水的重任。近年,衢江区委、区政府在乌溪江库区的四个乡镇先后组织实施了生态公益林建设、乌溪江了解最新苹果版体育投注平台 水污染整治、下山出库异地脱贫等一系列工程。

  郑海良兼任华家溪“河长”,村支书是“段长”,管理着三公里多的河段,沿岸花团锦簇,有专人养护。村里还建有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阅览室、棋牌室、电视室、饭厅干净整洁,60岁以上老人一个月缴费200元,80岁以上老人费用全免。

  破石村支书余金山家的玻璃拉丝厂房已改建成茶树菇房,过去他家年收入在300万元左右,还带动大批村民致富。现在,为推进省、市、区“五水共治、共建生态家园”行动,关停玻璃拉丝厂,带领村民组建起食用菌专业合作社,还发展家庭农场,村里出现了茶叶、毛竹、柑橘、板栗、杨梅等专业户。

  一路上,河对岸不时会看到整齐的食用菌厂房,而山壁上则会见到大量的石柱排列堆叠,形成壮观的石柱世界。衢江区水利局办公室主任汪洪发说,这是国内罕见的火山岩原生柱状节理石群,发育在约一亿三千七百万年前,占地面积约30平方公里,可与英国北爱尔兰的安特里姆郡北海岸的“巨人之路”相媲美,乌溪江国家水利风景区已与这里的地理景致串联在一起。

  我们也了解到,破石村历史人文厚重,从唐代起考上进士的有7人,举人15人,贡生26人,七品以上官员近百人,至今仍保留着30多处明清古建筑。据说,明代遂昌知县汤显祖所作《牡丹亭》就取材于流传这一带的“余小姐与牧牛少年”的爱情悲剧。

  生态举村

  “阡陌轮换春秋度,清竹簇簇竞翠枝。”举村乡翁源村散布在溪水两岸,依山而建的老房子是清一色的黄泥墙。老人在屋檐下玩牌,小孩子在水边奔跑。大大小小的宗祠建筑雕梁画栋,陈旧中透出清高;寻常人家的前庭后院,尽显江南民居的清丽。这里曾是举村到遂昌县的贸易中转站,过去溪边还有码头。

  如今,原先的戏楼布置成了村文化礼堂,村史、村容、村风详述陈列。穿行在古朴的小村落,阳光洒在建于清代的缪顺泰药店墙头,有一种格外的宁静与祥和。

  举村乡坐山拥水,距县城62公里,全乡2 880人,面积79.08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93.6%,201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9 844元。

  乡政府办公室墙上挂有三张图:安全生产分布图、“五水共治”作战图、项目建设分布图。分管副乡长牵头召集乡“五水共治共建生态家园”行动办公室工作人员组成督查组,每月开展定期考核和不定期督查。各村工作队伍由各驻村干部和村两委成员组成,直接管理并负责辖区内的生态家园创建。

  衢江区水利局党组书记、局长金祖耀介绍,挂图作战是衢江区专项行动的特色,核心是“图”,关键是“战”,形式是一张网格化的图表,做到“有图有真相”,便于工作推进,也方便群众监督。

  茶山以高山白茶出名,走进茶山村,遍山是碧绿的茶树。衢江区一手抓生态环境,一手抓群众致富。依托青山绿水生态优势,努力建立“村村有品牌,牌牌有品位”的“一村一品”工作框架。汽车顺溪流行驶,窗外掠过的是生态高效毛竹基地、中药材专业合作社、茶园、山地蔬菜专业村等。我们停下车,近距离地见识了天麻、灵芝、杜仲、菊米、元胡、浙贝、桔梗、太子参、金银花等中药材。

  满目青葱,深山里蓦地出现一片白色的房屋,层层叠叠,白墙黛瓦,溪流淙淙。整洁的石道,整齐的柴垛,更像一个寨子。家家石桥相通,窗明几净,屋子里毛巾、碗筷都摆得整整齐齐。这是一个畲族村,叫洋坑。村里设有卫生院、派出所值勤室,公交站旁设有垃圾桶,村委会墙壁张贴有卫生保洁制度和“河长制”方案。

  在乌溪江水源地保护工作中,衢江区通过“村道硬化、垃圾处理、污水治理、卫生改厕、村庄绿化”等五项村庄环境整治工程,公路边、铁路边、河边、山边、城边等区域的洁化、绿化、美化“五边三化”行动,以及清理河道、清洁乡村的 “双清”行动,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洋坑村的文化礼堂,也是村接待室,在高处一栋古色古香的大院里。楼上是村史陈列室,一本族谱有600多年历史;楼下有戏台,村民农闲在此表演省级非遗茶灯戏、木偶戏,它的《喝山节》被公布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大新发现之一。在村子里徜徉,一株500多年的草榧树、一块300多年的桌围、一片明代古梯田、一段明清时代的廊桥,无不给人一种历史厚重感。这里被列为第四批省级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后花园黄坛口

  “高峡姐妹湖,山水生态园”,是衢江区见得最多的标牌口号。于1958年建成的九龙湖本名叫黄坛口水库,是新中国第一批建设的中型水库,有我国水电文明摇篮之称。2006年1月,黄坛口发电厂被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评定委员会命名为“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

  伫立黄坛口水库大坝,两岸青山逼仄,前方不远豁然开阔。湖中有许多小岛,上湘思村的湘思岛是九龙湖西岸的一个半岛,民间有“先有湘思,后有衢州”的说法。

  黄坛口乡位于乌溪江东岸,距市区仅17公里。汽车出城往南,紫薇山国家森林公园、国家AAAA级景区天脊龙门峡谷,以及药王山、九龙湖、关公山、九坛沟等省级风景名胜都指向黄坛口乡,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

  紫薇村在大山脚下,河谷地带遍种樱叶。黄坛口乡樱叶种植面积达1 000余亩,是中国最大的樱叶生产基地。

  村支书徐前是80后青年,现在常去日本谈生意,自营出口。他们家加工房忙时要雇60多人,全家七口人年收入在70万元。客厅里有一幅大照片,是2012年他参加浙江省“创先争优先进代表群英盛典”时的合影。桌上还有一张23万元的中国工商银行支票。他说,昨天刚取出来的,准备交给父亲掌管。 

  这里,家家独栋别墅,户户鲜花装点。黄坛口乡实施“生态立乡、旅游兴乡、特色强乡”战略,将全乡10多万亩山林列为生态公益林,关停小造纸厂,以“外墙粉刷、道路硬化、垃圾分类、卫生改厕、污水处理”五项工程为抓手,着力打造秀美农家。

  乡党委书记张建忠介绍,黄坛口乡目前有4家樱叶加工企业、650亩高山蔬菜种植面积、800亩种植养殖基地、9家家庭农场、13个农家乐特色村,广大山农坐享“生态红利”,被评为2013年度衢江区“一村一品”专业乡镇。

  一块巨石横挡溪口,成了茶坪村的门户。溪边停一溜私家车,半山上分布着不少农家乐。汽车再往山顶,可直达海拔540米的茶坪自然村。这是一处建于明代的古村落,祠堂、学堂、民宅建在悬崖边,黄色的泥墙掩映在千年桂花树、几百年的红豆杉及古樟和香榧树的浓荫中,电影《花开季节》曾在这里取景。走进这些房屋,发现屋宇宽敞,楼梯平缓,能三人并排上下。屋外,山泉接到门边,水槽里泡着笋干,墙边月季花绽放。山脚云雾缭绕,对面青山可触。78岁的吴水源大爷告诉说,刚领了体检证,明天要去茶坪村体检。

  不断有游客上山。他们到衢江,或驾车,或徒步,来感受乌溪江沿岸美丽生活。

  来源:必威体育登陆 2014年10月10日

责任编辑:李爽


相关新闻:




   
最新更新


 
图片报道


主办:betway苹果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010-62980955 业务联系:010-63205284

京ICP备1104231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513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