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 邱月 吕培 通讯 左新?/b>
6?2日,河北省启动了干旱防御Ⅳ级应急响应、/p>
6?4日,水利部将针对河北省的干旱防御应急响应提升至Ⅲ级、/p>
6?9日,河北省发布干旱橙色预警。这是河?024年以来首次发布干旱橙色预警、/p>
连日来,河北各地骄阳似火,酷热难耐,又值“三夏”关键期,旱情给当地农业生产带来不利影响。记者来到河北省石家庄市冶河灌区,实地探访保灌保供水情况、/p>
灌溉用水从哪儿来>/b>
作为石家庄市属唯一的大型灌区,冶河灌区承担着井陉县、平山县、鹿泉区、元氏县等地的农业灌溉供水任务、/p>
冶河灌区以岗南水库和冶河为水源,覆盖23个乡?88个村,受益人口达45.9万,是引岗(一干渠)、源泉(二干渠)、南跃(三干渠)、大同(四干渠)、兴民(五干渠)五条渠道灌溉区域的总称、/p>
来到冶河灌区服务中心会议室,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灌区水利工程现状图,图上清晰标注着灌区所辖水库、水系情况和骨干工程等。“今年夏灌以来,我们加强水资源调度,全力保障灌区农作物时令灌溉用水。”冶河灌区总工程师崔增军介绍,“为确保灌溉用水无虞,减少干旱气候对农作物的影响,我们早部署、早行动?4小时动态调水。”面对下游地区持续干旱少雨局面,冶河灌区适时加大农业灌溉供水量,让干旱的农田及时喝上“救命水”?nbsp;
冶河枢纽 记耄b> 邱月昍/b> 摃/font>
在岗南水库,记者见到冶河灌区服务中心霍宾台管理所所长时朝博时,他正在查看引岗渠进水闸消力池的情况。“目前,岗南水库水量充沛、水质良好。截??0日,岗南水库累计完成抗旱应急调?90万立方米,最大程度保障了下游地区农作物关键生长期的用水需求。“/p>
抗旱情,保灌溉。夏灌以来,冶河灌区立足自身水情、工情,结合区域农业用水需求,积极放水灌溉。截?1?时,已累计供水约473万立方米,助力缓解旱情,为农民解忧、/p>
灌溉用水怎么调配>/b>
确保农业灌溉用水,统筹协调、按需分配十分重要、/p>
6?0日,冶河灌区服务中心冶河枢纽管理所的所长杨坤和同事们头顶烈日认真进行渠道巡查,确保输水工程安全、水质安全和人员安全。冶河枢纽管理所是冶河和引岗总干渠水流的汇集处,是向五条渠道调蓄供水的起点、/p>
随着夏收结束,紧随而来的夏种又成为灌溉用水新挑战。“眼下,灌区内灌溉用水可以得到保障,五个渠道都能保证按需调水。”杨坤告诉记者,“我们的供水能延伸至‘最后一公里’。“/p>
宜安镇裴村玉米地 记 邱月昍/b> 摃/font>
走进石家庄市鹿泉区宜安镇裴村玉米地,一条长长的田间斗渠将农田串联起来,汩汩清水顺着渠道,源源不断地流入农田,滋润着田地。“有了渠道及时放水的保障,干旱天气对秋粮播种的影响不大。”源泉灌区(二干渠)服务中心管理科科长李蕴哲说、/p>
保饮水,保灌溉。今年以来,为应对可能出现的极端天气情况,打好秋粮丰收基础,河北省水利厅密切监视各地旱情态势,优化水资源配置、/p>
河北省于6?2日启动应急监测机制,每旬监测2次,科学研判旱情发展趋势;同时加强南水北调工程引江水与本地水的统筹调度管理;在做好现有水利设施的维护、检修工作基础上,根据旱情、水源条件和水利设施供水能力,合理调配水源,扩大灌溉面积;积极发挥蓄水池、渠(管)道、扬水站等小型抗旱工程和添置的抗旱应急设备在抗旱减灾中的积极作用、/p>
如何保障持续供水>/b>
“有水,一直有水。我承包的这250亩田,夏灌以来,没断过水。”当前是夏玉米出苗关键时期,确保足够的水是关键,石家庄市鹿泉区宜安镇裴村村民王永刚站在地头,望着自己承包的玉米地,告诉记者,“我一点不担心,因为他们一天来看好几回。”王永刚口中的“他们”,就是冶河灌区二干渠(源泉灌区)服务中心宜安水管所的工作人员、/p>
抗旱保灌,不仅要重调水,更要多节水。宜安水管所所长张彦坤介绍:“我们一天三次深入田间检查灌溉情况,碰到问题第一时间在工作群中沟通,及时解决用水问题,在保障灌溉用水的同时严格节约用水,力争不浪费每一滴水。”宜安水管所成立抗旱应急小分队?4小时巡渠,及时清淤,安排轮灌,做好设施检修,一路护送清水顺利流入农田、/p>
河北省按照“先生活、后生产,先地表、后地下,先节水、后开源,先调剂、后调水”的原则,统筹调配各类水源,提高抗旱水源利用效率、/p>
据了解,今年以来,河北省大中型灌区供?3亿立方米,灌溉面?38万余亩。结合区域旱情和水库蓄水情况,制定大中型灌区夏灌计划,为下游旱区提供抗旱水源。有水源条件的旱区通过应急修建一批截潜、水池、水窖、机井和延伸管网等方式,保障农村饮水;附近没有水源条件的旱区采取应急措施,各地方积极做好应急拉水、送水准备,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用水、/p>
河北省水利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摸排受旱影响情况,细化供水用水方案,将加强节水宣传,精打细算用好每一滴水。同时,密切关注土壤墒情等情况,及时协调灌溉水源,全力保障农业生产安全、/p>
来源:中国水利网 2024??1?/p>
作者:邱月 吕培 左新?br> 责任编辑: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