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主办:中国水利报礽/p>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0120170019

您现在的位置9/span>首页 > 水文匕/a>

史话苍山洱海

发表时间?025-03-06

洱海 赵渝 摃/font>

  ■b>文艺瑵/b>  

  云南的初春,水波潋滟,万物勃发、/span> 

  云南地处云贵高原,地势起伏,山脉纵横,复杂的地貌造就了众多河流和湖泊,加上充沛的降水,使云南成为水资源大省。水赋予了云南独一无二的美与生机,观云南之水,或奔腾激荡,或静谧深邃。其中洱海便是云南水文化的典型代表、/span> 

  洱海位于云南省大理市,曾被称为“叶榆泽”“昆弥川”“西洱河”等。洱海面积约252平方公里,属黑惠江流域澜沧江水系,是滇西高原最大、云南省第二大的断层陷落型湖泊,水容量可?9.6亿立方米、/span> 

  大理四季温和,光照充足,干湿季分明,雨量季节分配不均。洱海西侧矗立苍山山脉,东侧地势平坦广阔,周围村庄星罗棋布,少数民族聚集,烟火气息与湖光山色完美融合,造就了如诗如画的田园风光和丰富多元的文化、/span> 

  山海相生相伴 

  湖光映山色,山影称波纹。洱海之妙,妙在与苍山相伴。在地质演变的漫长过程中,苍山与洱海的诞生堪称大自然的神来之笔,亿万年前板块的剧烈运动导致地壳隆起和凹陷,隆起之处岩石堆叠形成苍山,低洼之处水源汇聚便成洱海、/span> 

  洱海汇水面积广阔,周围有众多溪流汇入,北有弥苴河和弥茨河,东南有波罗江,西侧更有苍山十八溪奔腾而下,这些溪流犹如血管分支,为洱海带来源源不断的活力与生机、/span> 

  苍山山脉矗立在洱海西侧,?9座山峰组成,被称为“苍山十九峰”。水流于十九峰间奔腾而下,形成“苍山十八条溪”、/span> 

  苍山山顶常年积雪,由于冰川消融和地形因素,塑造出山顶不少的高山冰碛湖。阳光洒下,温度升高,冰雪消融,清冽的雪水顺着十八溪奔腾而下,滋润着大理的山麓坝子,灌溉出大理的富饶和花团锦簇,最终汇入洱海,共同谱写大理的传奇、/span> 

  无论是诗词歌赋还是传说故事,洱海与苍山总是相携出现。“苍山不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琴”,改编自《林则徐全集》,表达丹青妙手和阳春白雪皆难诉苍洱之秀美。元朝李京更是用“虎头妙墨龙眠手,百帧生绡画不成”来赞颂苍山洱海难用言语形容的旖旎风光。明代杨升庵曾作“山则苍茏垒翠,海则半月掩蓝”,将苍山的郁郁葱葱和洱海的幽蓝静谧描绘得恰如其分,而其中“洱海月”更是无数名人大家、游人旅客的心之所往、/span> 

  贸易往来兴滆/span> 

  明朝冯时可所著的《滇西记略》中曾记载,洱海之奇在于“日月与星,比别处倍大而更明”。可能是因为洱海的映照,月影倒映在洱海中总是格外硕大明亮,月光映照着波光,与远处苍山顶上的雪影遥遥相望,美轮美奂、/span> 

  洱海不仅赋予了大理秀美的风光和丰富的物产,也积淀了大理厚重丰富的历史文化。在云南地域文化发展过程中,洱海地区处于云南青铜、农业文明传播路径的中心地带,融合了多种民族文化,古代农业文明和金属文明的发展远超周边地区,因此有不少人认为洱海地区是云南文明的根基和源头、/span> 

  除此之外,洱海地区自隋唐至元朝时期一直是南诏、大理政权六百余年的中心,亦是云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这与洱海地区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环境密不可分。洱海地区西侧有苍山作为天然屏障,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东侧是开阔的平原地区,适合农业发展;北侧地区水源充足,依托洱海适合渔业发展。大理坝子位于苍洱之间,南北两头地形狭窄,适合修建关隘,是易守难攻的宝地,再加上交通便利、贸易繁荣,奠定了大理区域文明中心的地位、/span> 

  著名的茶马古道最早可追溯到西汉时期,以马帮的形式进行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所以又被叫做马帮之路,而洱海地区一直是滇藏茶马古道的枢纽。滇藏茶马古道从云南普洱茶产地出发,路经大理、丽江、西藏等地,沿路互通商品,一路通往缅甸、尼泊尔、印度,马背上驮去茶叶、盐巴和瓷器等西南珍宝,带回香料、珠宝和织物。洱海地区作为滇藏茶马古道交通网枢纽,汇聚了各民族、各地区的人群、商品、文化,促进农耕渔猎的发展、商品贸易的繁荣、宗教和区域文明的交融互鉴、/span> 

  五云南国在天涯,六诏山川景物华。云南大理自古以来景色秀美,洱海以水域滋养古滇人民,以丰富的水文化繁荣经济、交融思想。如今,洱海的百姓依旧以水为墨、以岸为书,书写着大理的绿色诗篇、/span>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25???/span>

作者:文艺瑵br> 责任编辑:王 王景宣(实习 校对:王子月 燕乃一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