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日至13日,重庆大部地区普降暴雨到大暴雨?0条中小河流出现超警戒水位洪水,其?8条出现超保证水位洪水,其?62条中小河流均出现1?0米不同程度涨水过程、/p>
“这是我们中小河流涨水风险提示的一个会商界面,蓝色表示洪水涨幅??米,黄色表示涨幅??米。当涨幅??米或超警戒水位时,显示为橙色;当?米以上的涨水或是有超保证洪水出现时,则显示为红色,表示风险很高。”重庆市水文监测总站副站长黎春蕾向记者介绍、/p>
大屏幕上,本轮暴雨集中的渝东北片区被红橙黄蓝不同色块覆盖着。据了解,中小河流涨水风险提示的实现,得益于重庆2023年创新推出的中小河流递进式预警产品、/p>
重庆河流纵横,共有流域面?00?000平方公里的中小河?30条、长?221公里,涉及全?5个区县。“在以山区为主的重庆,中小河流集雨面积小、河道比降大、汇流时间短,陡涨陡落。如何延长预见期、提高洪水预报精度一直是个大难题。”黎春蕾说、/p>
2023年,围绕贯彻落实水利部党组提出的加快构建雨水情监测预报“三道防线”工作要求,重庆市水文监测总站聚焦延长预见期、打好提前量,与重庆市气象部门深入合作,共同研发推出中小河流递进式预警产品,通过动态更新发布中小河流涨水风险提示,有效延长预见期,为中小河流洪水防御赢得宝贵时间、/p>
“根据工作实际需求,我们将除长江、嘉陵江、乌江、涪江、渠?条大江大河以外的河流全部纳入中小河流涨水风险预警范围。通过气象水文耦合预报,将中小河流洪水预警的预见期??小时提前?4小时以上。”重庆市水文监测总站水情科副科长黄天称说、/p>
据了解,重庆中小河流递进式预警主要通过三步来实现:一是以预报雨为起点,开展气象水文耦合预报,在降雨发生前发布中小河流涨水风险提示,将预见期提前?4?2小时,实现雨前涨水风险预警;二是气象短临预报雨和实测雨共同参与预报,滚动发布6小时中小河流涨水风险提示,在确保延长6小时预见期的同时提高涨水风险预警的精度,实现雨中涨水风险预警;三是密切关注涨水期间的水雨情变化,根据水文站监测数据适时开展洪水预报,确保超警洪水不漏报,实现涨水期的洪水预警、/p>
雨前有提示、雨中有提醒、洪水前有预警的递进式预警提醒,自去年推出以来,已在重庆水旱灾害防御工作中发挥出显著作用、/p>
在今年?·27”渝东南区域暴雨洪水过程中,重庆6?5日提前两天发布了中小河流涨水风险提示,将黔江、彭水等渝东南区县列为高风险区域,提示阿蓬江、郁江河流有涨水风险。整个应对过程中发布?期递进式江河涨水风险预警信息,为黔江等区县开展相关部署和及时转移群众赢得了时间,保障了成功转移沿江沿?600余名群众、无一人因洪水伤亡,减灾效益突出、/p>
“在应对7?0日至13日这场暴雨洪水的过程中,我们共发布了86期水情预警。风险提示基本覆盖涨水河流,洪水预警精准覆盖超警戒水位河流,在暴雨导致市内中小河流涨水时,为相关区县组织防汛抢险工作留足了准备时间。”黎春蕾说、/p>
除了延长预见期,预报预警精度的提升同样重要。“与去年5月发布的第一期中小河流涨水风险提示相比,我们进一步细化了涨水河流的影响人口分析,优化预警指标阈值,提高了预警精度,让相关区县掌握更具体的情况,实现了预见期与预报精度的有效统一。”黎春蕾说、/p>
在看到中小河流递进式预警发挥的作用后,重庆多地开始尝试发布区县级涨水风险提示。相比市级层面,区县级风险提示聚焦范围更小,更贴合当地实际情况、/p>
“因为不了解当地的防洪需求,我们可能关注不到一些特别小的河流。比如一条小河下游有个重要企业,那么当地对这条河流的防洪需求是非常强的。这种情况下,区县自己的风险提示就会更贴合当地实际。”黄天称说、/p>
据了解,??0日至13日的暴雨洪水过程中,重庆仅区县就发布水情预警74期,?023年区县全年发布预?83期。区县自主预报预警能力显著提升、/p>
“我们原本定的目标是?025年实现全市中小河流预警全覆盖。从现在建设的实际情况来看,我们全部区县已经基本具备自主预报预警能力。在今年6月份和这轮比较大的暴雨洪水中,区县的预报预警都发得非常及时,成效很好。”黎春蕾介绍、/p>
重庆围绕中小河流开展的递进式预警除了为防御洪水、部署工作提供了有效依据外,也为沿河群众开展日常活动提供了风险参考、/p>
“经常有群众打电话咨询家附近的河流未来几天会不会涨水。还有比较关心嘉陵江涨水情况的游客,会主动在网上查询我们的风险提示或拨打电话咨询。”黄天称说、/p>
目前,重庆市水利局与气象局联合会商、联合开展预警发布工作机制更加顺畅,中小河流递进式预警产品已实现全面推广应用,在水旱灾害防御中持续发挥作用、/p>
作者:杨美 杨丹
责任编辑:王 校对:张诗剑 罗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