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乡公共事业一体化管理中心向记者团介绍中心工作

记者团参观团氿湿地公园

张阳村一角
中国水利网站5月18日讯(记者 曹铮)5月17日,中华环保世纪行记者团一行到达中国陶都——宜兴。上午,记者团听取了宜兴市人民政府关于近年来太湖水污染防治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工作成效汇报。会后,记者团赴宜兴竹海风景区,张阳村、团氿城市湿地、宜兴市城乡公用事业一体化管理中心就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城乡一体化供水、污水处理等方面的工作进行了采访。
宜兴地处太湖上游、了解最新苹果版体育投注平台 下游,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宜兴将长期处于治太的最前沿,通过多年的艰苦奋斗和不懈努力,宜兴的太湖水污染防治和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十一五”期间,全市加快产业结构升级,万元GDP能耗累计下降20%,COD和二氧化硫等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累计分别削减32%和42.8%,大大超过“十一五”规划的减排目标。立足治太保源,宜兴市相继编制了主要入湖河流、滆湖、太湖西岸区等水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方案,建立了全覆盖的“河长制”,提出了一河一策的整治要求,并在全省率先组建了正科级建制的太湖水污染防治办公室。目前,全市引用水源、41个水域功能区水质达标率100%,主要入湖河流断面水质均达到国家规定标准,水环境质量指数全面达标。
2009年以来,宜兴市大力推进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累计环保投入50亿元,相当于同期地方财政收入的40%,目前,全市已建成运营11座污水处理厂,污水主要管网超过1200公里,形成了覆盖全市的污水收集处理网络,日处理能力20.25万吨,城区和集镇建成区生活污水处理率分别达到95%和80%。依托丰富的山水资源禀赋,宜兴市先后建成了龙背山生态修复工程、团氿水环境修复工程、城区五条河道沿河景观带等生态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三年多来,建成250多公里绿色景观路,全市森林覆盖率达32.6%,城市建成区绿化率达45.8%。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1年5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