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新闻办审批具备新闻登载业务资质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06022
  首页 -> 正文


第六届世界水论坛涉水灾害高层圆桌会议召开

2012-03-13

会场

陈雷作主旨发言

第六届世界水论坛涉水灾害高层圆桌会议召开

陈雷作主旨发言

  中国水利网站3月13日讯 3月13日,中国水利部和日本国土交通省共同协调举办第六届世界水论坛涉水灾害高层圆桌会议。水利部部长陈雷作主旨发言。日本国土交通省常务副大臣奥田建致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水灾害风险管理中心主任广木谦三、联合国秘书长减灾事务特别代表沃斯特姆先后主持会议。

  陈雷指出,涉水灾害是人类社会发生最频繁、影响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也是全球高度关注和全力应对的重大挑战。中国人口众多、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社会经济发展迅速,水问题十分突出,治水任务非常繁重。

  陈雷强调,中国政府始终把兴修水利、防治水害作为治国安邦的大事,采取一系列强有力措施,有效控制了水旱灾害。一是防灾思路不断创新。坚持以人为本、依法防控、科学防控、群防群控,既控制洪水又给洪水以出路,既确保居民饮水安全,又保障生产、生态用水。二是工程体系不断完善。建成江河堤防近30万公里,水库8.7万座,重点蓄滞洪区94处,形成较完善的水旱灾害防治与水资源供给保障体系。三是管理体系逐步健全。建立了中央、了解最新苹果版体育投注平台 、省、市、县五级防汛抗旱组织指挥体系,实行地方政府防汛抗旱行政首长负责制。四是法规制度日趋完备。制定了水法、防洪法、水土保持法、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以及防汛条例、抗旱条例、水文条例、河道管理条例等法规,建立了国家和地方防治水害的应急预案体系。五是保障能力不断加强。组建了专群结合、军民联动的防汛抗旱抢险救灾队伍,储备了大量防汛抗旱抢险物资,建立了蓄滞洪区运用补偿机制。六是科技水平不断提高。建设了覆盖全国的雨情、水情、旱情监测站网以及水旱灾害预警预报、指挥决策支持系统。依靠这些措施,我们有效应对了频繁发生的严重水旱灾害,保障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陈雷指出,为了更加有效地防治水害、兴修水利,2011年中国政府出台了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政策文件,召开了水利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防洪抗旱减灾体系。一是继续实施大江大河大湖治理,加强重点蓄滞洪区建设、中小河流治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山洪灾害防治、城市排涝等防洪薄弱环节建设,完善防洪减灾工程体系,全面提高防洪减灾能力。二是加快建设重点水源工程、引调水工程、江河湖库水系连通工程,建设城乡应急备用水源,优化水资源配置格局,构建水资源高效配置利用体系,全面解决农村居民饮水不安全问题,进一步提高应对特大干旱、持续干旱和突发水安全事件能力。三是加快灌区建设和节水改造,因地制宜兴建小微型雨水集蓄利用工程,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增强农业抗灾减灾能力,保障粮食安全。四是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严格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管理,加快节水防污型社会建设。五是完善防灾减灾法律法规,加大依法行政力度,规范经济社会活动,强化防灾减灾管理。六是健全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编制洪水风险图,确定干旱风险区划,加强防灾减灾技术研究,完善灾害保险制度和灾后补偿机制,全面提高防洪抗旱减灾能力。

  陈雷指出,有效防范和应对水旱灾害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类福祉。中国政府真诚希望与世界各国加强交流与合作,分享经验与技术,携手共进,应对挑战,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美国、匈牙利、泰国、孟加拉、马来西亚、老挝、阿尔巴尼亚等国家的部长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气象组织等国际组织负责人出席。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2年3月13日

本站世界水论坛报道组
责任编辑:郑秀云


  相关新闻:
第八届中国水论坛在黑龙江大学召开
陈雷与墨西哥国家水委员会副主任赛尔吉交谈
陈雷会见土耳其农业部长麦贺迪·尔克
陈雷亲切看望中国记者
陈雷会见挪威石油与能源部副部长凯斯
陈雷会见蒙古自然环境和旅游部部长鲁·冈苏赫
陈雷出席灌溉特别分会
陈雷出席中日韩三国联合声明签字仪式





最新更新


 
图片报道

最美家乡河.jpg
大图.jpg
把握经济“脉搏” 谋探发展“良方”——山东德州河务局经济工作发展纪实.jpg
网站首页大图.jpg

主办:betway苹果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18511059159 业务联系:010-63205284

京ICP备11042313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