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利网站3月7日讯 (通讯员 汤少林)早春三月以来,天气犹如情窦初开的少男,早早的和夏天的美女谈起了恋爱,气温是芝麻开花,一天高过一天。
“今年是最近几年最旱的一年。从去年以来,天一直不下雨,土壤失墒严重。现在是小麦返青的重要时节,眼看着干渠的水从田边过,就是进不了地,真是愁人。好在瞌睡来了遇枕头,多亏抗旱服务队给我们搭泵抽水,不然,今年就减产厉害了。”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长宁镇上焦村村民刘志宽满脸笑容。
微风舞动地头的两面彩旗,“武功县抗旱服务队”几个字格外醒目。
“哪里有用水需要,群众通过村上和镇上取得联系,我们就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群众指到哪里,我们就打到哪里。”武功县抗旱服务队队员王锋信心百倍。
沿着宝鸡峡北干渠渠堤自东向西走了一公里多,三股渠水从搭在渠堤上的软管哗哗流出。清澈的地下水从机井房外的水管汹涌流出。咸阳市水利局抗旱办副主任张扬犹如活地图,“这里是普集镇上寨村”。
正在浇地的上寨村村民杨武杰今年79岁,儿子、孙子都出去打工了,浇地的活就落在了他的身上。“这里一共有6亩多地。这是根四寸管。每小时大致能抽80方水。一亩地浇下来将近20块钱,合算着呢。”老杨话语刚落,宝鸡峡北干渠副13斗斗长姚党全告诉笔者:“这几个是今天才搭的泵,再浇上四五天,上寨村就基本浇完了。”
高望川农民用水者协会2002年成立,村里成立了专门的“浇地小组”,协会主席赵品轩当上了“浇地小组”的组长,下边管着20个“浇地员”。现在,用水协会全面管理渠道用水,合理协调村民灌溉用水时间,用水纠纷明显下降。
一路风尘,一路颠簸。在武功县水利局门口,笔者碰见了刚刚从乡镇检查指导春灌抗旱返回的陈国康局长。“去年,国家给了支持,我们抗旱服务队‘鸟枪换炮’。目前,全县1456眼机井全部启动,抗旱服务队则专门对付那些‘渠边旱’、‘水中旱’,宝鸡峡这几天的引水量也加大了。今天早上的最新统计数字,冬春灌占到了应灌面积的69%。再用上10天左右,春灌就可以结束了。”
浇过的一片绿,没浇过的略泛黄。笔者从武功县返回的途中,所见的机井都在抽水灌溉,所见的渠道都在输送着生命之水,到处是三三两两的群众忙着引水灌溉。“大旱无虞,今年肯定又是一个丰收年。”笔者高兴的对同行人说。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3年3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