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林书杰
多为丘陵山地的山东省烟台市栖霞市可以说是“六山一水三分田”,适宜的气候与地质条件让栖霞有着“中国苹果之都”的称号。
守着85万亩苹果园,围绕建设生态功能涵养区,打造永续水源地,积极探索农业灌溉节约集约用水机制,发动社会力量参与农业节水灌溉工程的运行管理,实现农业节水提质提效,是栖霞市多年来积极探索、努力实现的节水目标。
拓展用水合作组织发展空间
构建工程良好、用水高效、体制健全、机制灵活的现代农业水利支撑体系需要多方努力。
立足主体,栖霞市确定了“因地制宜、技术先进,坚持标准、确保质量”的农业节水发展思路,坚持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实行“谁投入、谁所有,谁管理、谁受益”,大力培育和扶持农民用水合作组织,积极探索“乡镇政府主管、用水合作组织牵头、受益农户参与”的管理模式,引导用水合作组织取得工程产权和经营权,负责节水工程设施的运行管理和维修维护,形成政府支持、部门监管、农民用水合作组织主动、受益群众参与的农业节水服务体系,为农民用水合作组织的发展壮大搭建了广阔舞台。
在党委、政府的政策鼓励引导和水利等相关部门的扶持指导下,全市兴起以“合作社+农户”的水利工程专业运作模式,农民用水合作组织依靠科技与创新,为群众提供农田水利技术推广、水利建设、工程运营、技术咨询、设备维护等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有力推进了农田水利现代化和节水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提升节水工程运行管理效能
栖霞市以小型水库、重点塘坝和大口井为主要水源,截至目前,建成的高效农业节水灌溉网络覆盖全市400多个村庄9.2万户,受益农民22万余人,总面积达35.8万亩。斐然的农业节水成绩少不了有力举措的加持。
栖霞市以水利专业合作社为代表的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充分发挥技术和资金优势,为项目区群众与农田水利有关的技术、信息服务,参与农业农村、水利、自然资源等农田水利项目的运行管理,做到了项目一经竣工验收,建后管理马上跟进。近年来,水利专业合作社等用水合作组织根据项目区水源工程蓄水情况,结合果树、农作物分布特点,对项目区进行分区划片,制定轮灌方案,确定灌溉次序,落实专人专职负责,保证所有的工程设施能按照群众需要随时启用,做到统一管理、统一维护、集中灌溉、高效利用。
与此同时,栖霞市坚持让利于民原则。农民用水合作组织负责管理的农业节水灌区,全部推行农业灌溉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制度,按照“合作社不亏本、老百姓少花钱”的原则,根据“水源远近、扬程高低、灌溉难易程度”,与农户充分沟通协商,合理确定不同地块的收费标准,实行“水量、水价、水费”三公开,服务价格计收公开透明,低于市场价格超过30%。
农业灌溉用水成本的降低,让老百姓得到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增强高效节水农业发展活力
栖霞市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市场化运作、专业化管理模式,主体明确、管理规范,解决了 “集体管不好、农民管不了”“没有人员管、没有经费管”等问题,为农业节水项目长期良性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良好的农业灌溉基础设施条件,是抵御自然灾害、降低农业成本、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必要条件。多年来,水利专业合作社通过加强对项目区水源工程、泵房泵站、输水管路等工程设施的整合利用和水资源优化配置,实现了农田水利工程的集约化利用和规范化管理,农业节水灌区内工程设施完好率常年保持在98%以上,灌溉保证率达到85%,农田果园抗旱能力明显增强,把“靠天吃饭”的山耩薄地,改造成“旱能浇、涝能排”的高标准农田,在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栖霞市通过发展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加强农业节水工程建设管理与运营管护,推广应用节水新技术、新设备,不断扩大农业节水灌区覆盖率,提高农业现代化灌溉水平,有效消除水资源浪费现象,灌溉水利用率大幅提升。
2019年,栖霞市发生多年不遇的严重干旱,农民用水合作组织负责运营的田家水库高效节水灌区,水资源利用率达到90%以上,灌区农田得到充分灌溉,水库蓄水量保持在50%左右。经测算,与传统农业灌溉方式相比,全市农业节水灌溉年节水总量约2400万立方米,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效益显著。
在主动适应农业现代化发展对水利工程管理的要求中,栖霞市农业用水的“节水经”越念越响。
来源:必威体育登陆 2021年12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