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占雷龙
水文人对2020年的印象该是异常深刻。7月初,在大家都以为主汛期即将过去的时候,连续密集的暴雨令江西省25条河流67站次水位先后超警,五大河流及鄱阳湖一周内发生12次编号洪水……
越是风雨大,越是要向前。在防汛抗洪决战决胜的关键时刻,江西水文人逆行向江河,用行动让党旗在水文防汛测报“大战”中高高飘扬……
超前谋划的“指挥官”
水文情报预报工作是防汛抗旱、防灾减灾的重要耳目和参谋,是水文行业至关重要的“情报中枢”。想要在“战斗”中占得先机,优秀的“指挥官”是关键。
江西水文就有这样一群“指挥官”。
7月以来,局党委书记方少文同志带头坐镇水情处,每日7点前他都会准时到水情会商室提前了解情况,直到凌晨1点后才回家。根据当前汛情,他要求水情人员密切关注五河来水与长江中上游雨水情变化,加密监测预报频次,科学研判鄱阳湖退水形势……他经常对青年职工说:“汛情这么严重,想想省领导们的率先垂范,想想抗洪一线的干部群众,想想受灾的老百姓们,哪里睡得踏实。我们是共产党员,想想自己的初心和使命,一定要树牢生命至上、人民至上的理念,这样就有无穷无尽的力量,就有不能懈怠的自觉。”
分管水情工作的李国文副局长,是一名有23年党龄的老党员,他半个月没回过家,换洗衣物都是由他爱人准备。防汛关键期,这里离不开他,每个雨水情呈阅件的签发,每个重要调度预案的审定,都需要他认真把关,用水情人员的话说,“他是一个行走的水文数据库,哪年发生了多大规模的洪水,当时水库如何调度,鄱阳湖倒灌了多少水量,他都能信手捏来、脱口而出”。
局党委班子成员李良卫、章斌、谢彪、刘建新都主动放弃休息时间,参与督导指导水文测报工作,和水情人员、监测人员一道坚守在防汛测报一线,带头为战胜“洪魔”贡献力量。
默默奉献的“军需官”
后勤保障的重要性总是容易被忽略,然而正是有“幕后”的无私奉献,才有“台前”的亮眼表现。俗话说“三军未动粮草先行”,好的“军需官”奠定了胜利的基础。
江西水文还有一批稳重靠谱的“军需官”。
汪凤琴是一名党支部书记,同时也是江西水文的“后勤部长”。虽没有奔赴一线参与监测,她身上的担子却一点也不轻。随时调度保障车辆,保证水情和监测人员伙食,做好值班人员安排……在服务好中心工作的同时,还要做好新冠疫情防控,确保两兼顾、两不误。防汛紧张期,她总是坚守水情处,默默将所有“小事”处理妥当,让测报人员能够专心于业务工作,将共产党员的服务精神展现的淋漓尽致。
来自赣州市水文局的防汛抗洪应急志愿队临时党支部书记刘海辉,自报到后就迅速投入紧张的工作。他协助水情处做好关键期水雨情信息的编辑与发布,同时负责编写每日工作简报与专报。用他自己的话说“不是在办公室加班,就是回住处继续加班”。90后胡彧连续十天在水情处协助编写汇报材料,工作态度一丝不苟,在见识了党员干部的过硬作风后,火线递交了入党申请书给临时支部书记刘海辉,表达了希望早日成为一名共产党员的强烈愿望。
还有主动请战的34位青年干部(绝大多数是党员),他们强力支援需要打持久战的水情处工作人员,协助24小时水情值班,默默在后方贡献力量。
屡战屡胜的“先锋官”
监测是水文工作的基础,监测数据质量的好坏,决定了防汛决策是否科学精准。出色的“先锋官”可遇不可求,他们的发挥直接影响“战局”。
江西水文早已培养了一大批能征善战的“先锋官”。
刘铁林是2007年第四届全国水文勘测工技能大赛的全国冠军,是“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也是一名党支部书记。作为江西水文监测第一“先锋官”,越是艰难险阻,他越是斗志昂扬、逆流而上。他说“这次去几个决口测流危险系数太高,我是共产党员,也经历过2010年唱凯决堤,我必须上,年轻人留两个在岸上接应就行。”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关键时刻体现水文气魄。在刘铁林的带领下,应急监测队连续抢测鄱阳问桂道圩、鄱阳中洲圩、修河三角联圩,整个测量过程有惊无险,测报数据准确无误,水文抢测队超强的作战能力让驻守大堤参与救援的部队官兵赞叹不已。
青年党员黄孝明,是技术过硬的监测能手。他先是星夜驰援景德镇,与队员们共同应对7月8日至9日昌江、乐安河连续出现的3次编号洪水,为景德镇水文的预报和调度工作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随后随队紧急奔赴鄱阳问桂道圩等三处决口进行应急监测。险情出现在哪里,他的分析计算就及时跟进到哪里。为及时抢测数据,他已经连续几天睡眠不超过三小时,家中久未见面的小儿子见他都有些认生。
在这片红土地上,还有10支防汛青年突击队203人为抢测数据不停与洪水赛跑,他们非常时刻超常运转,每日都进行加密监测。很多人早上5点就要动身,随后紧锣密鼓的完成3次测量与报送任务,直至下午17点才能返程,用他们的青春热血输送精准数据。
党旗飘扬奏凯歌,为民服务安江河。鄱阳湖区高水位仍将维持一段时间,防汛形势依旧不容乐观。江西水文党员干部将牢记初心使命,继续奋斗在防汛测报一线,为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不懈奋斗!
来源:中国水利网 2020年7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