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主办:中国水利报礽/p>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0120170019

您现在的位置9/span>首页 > 工程

水润民心 景惠民生

——河南焦作市推进南水北调焦作段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剪影

发表时间?024-03-12
南水北调总干渠焦作段  本报通讯 耿彩 摃/font>
  □本报记 朱燕纡/b>
  太行南麓,太极圣地,山水焦作、/div>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在河南省焦作市域内全?6.41公里,覆?个县区,截至2023?1月,已累计向焦作供水5.6亿立方米,直接受益人?60万,供水水质始终保持在地表水Ⅱ类及以上、/div>
  “始终”的背后是焦作怎样的担当和作为>/div>
   全局规划 提档推进后续工程建设
  骤雪初霁,在焦作市太行山南麓的青天河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现场,工人们正在抓紧拆卸贝雷桥,为铺开更大的作业面做足准备;在大沙河焦作市下游段,挖掘机正在围堰内进行清淤作业。繁忙的施工场景是近年来焦作市提档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建设的一个缩影、/div>
  聚焦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目标,焦作市强力攻坚,整体推进。一方面,大力推进新建项目,谋划了引沁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九渡水库等项目,谋划论证了一批重点防洪工程,储备了桥沟水库、六股涧水库、周庄水库等项目。另一方面,奋力提升典型项目,实施了蟒改河、纸坊沟、荣涝河、大狮涝河等4条中小河流治理;开工建设了总投?0.4亿元的南水北调中线焦作段防洪影响处理工程和大沙河、山门河灾后重建工程,以及白马泉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项目,完成了范庄、月山两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建设任务、/div>
  焦作市水利局办公室主任苗永柱介绍,引沁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项目的实施方案目前已编制完成并获得水利部批复,九渡水库项目前期可研编制工作已经完成、/div>
  “当前,我们正在奋力推进青天河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力争2024?月完工。南水北调中线干线防洪影响处理工程中,上级批复治理河(沟)道6条,总投?328.52万元,治理长?.79公里,现已开工建设河(沟)道3条,建成桥涵12座、倒虹吸两座,投资2000万元。”焦作市水利局建设管理科司超说、/div>
  同时,焦作市投资28.47亿元推进10个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目前新建成和提升改?座水厂,铺设管网990公里,让全市780个村的自来水管网实现了互联互通、/div>
  此外,焦作市还全力管好在建项目,采取专职人员、兼职人员相结合的管理模式,设立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市、县、乡、村四级河湖长,实现了南水北调配套工程由“建设管理型”向“运行管理型”转变,高效保障了南水北调配套工程安全正常运行、/div>
   以水为媒 打造沿渠绿化带
  天河公园位于焦作市南水北调总干渠两侧,全长10公里,占地面积约4026亩。焦作市以路桥为界,打造了12处景观,成为市民休闲散步的好去处、/div>
  焦作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唯一穿越城区中心的城市,中心城区段长9.28公里,与城区10条主干道?条河流相交,建设?座跨渠桥梁?座倒虹吸,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工建筑物最密集、类型最齐全、最具代表性的区段、/div>
  “焦作市整体地势北高南低,中心城区从北向南落差近百米,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城区段整体高出地面3?3米,成为横亘在焦作城区的一堵‘高墙’,改变了城市原有的防洪和雨污水排放体系,严重威胁南水北调渠堤安全和水质安全。”焦作市水利局局长宋科说。为确保“一渠清水送京津”,焦作市还建设了城区段绿化带工程,也就是天河公园、/div>
  “我们因地制宜,充分利用总干渠施工时留下?70万立方米弃土堆,就势造景,建设春有花、夏有荫、秋有色、冬有景,富有南太行植物景观特色的登高见水观景节点,免费对市民开放。”焦作市南水北调建设发展有限公司王芃介绍、/div>
  绿化带工程不但为焦作城区新增?00万平方米绿地,形成了贯穿焦作城区东西的生态廊道,而且为总干渠水质安全、渠堤安全和城市防汛安全构筑了一道水城融合的安全屏障、/div>
  2020年以来,焦作市持续强化水环境保护等措施,积极配合做好日常水质管理监测监控工作,并通过立法建立保护南水北调总干渠水质安全长效保护机制,为南水北调水质安全保驾护航、/div>
   因地布“文 凝聚精气祝/b>
  穿黄工程盾构机、沙河渡槽提槽机、衬砌机……在国家方志馆南水北调分馆外,一件件大型施工机械真实地记录了南水北调工程建设波澜壮阔的历程、/div>
  该馆坐落于焦作市南水北调渠道入城转角处,集馆藏、展示、编纂、研究、开发利用、公共文化服务于一体,将馆外机械展陈和馆内布展有机结合,生动展现了南水北调世纪工程从伟大构想、到擘画设计、再到变成现实的建设历程、/div>
  据悉,国家方志馆南水北调分馆?021?月建成试开馆以来,累计接待各类参观人次8000余批次,现已成为南水北调总干渠沿线文化传播基地、文化交流平台和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并先后争创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基地、全国关心下一代党史国史教育基地,且纳入水利部《“十四五”水文化建设规划》、河南省“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品牌主题文化线路、/div>
  在南水北调渠道出城处,焦作市打造了南水北调第一楼。焦作市南水北调建设发展有限公司耿彩霞介绍,第一楼是焦作市将南水北调精神与本土文化相结合的力作,自开业以后,日均客流量约6万,春节期间更是达到?0万人的高峰、/div>
  焦作市主动融入和服务南水北调重大国家战略,深入精神研究,形成了“一馆、一院、一志、一基地”的工作格局。宋科介绍,当前焦作市正在筹划国家方志馆南水北调研究院,为推动新时代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南水北调文化传承等提供智力和决策支持、/div>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24??2?/div>

作者:朱燕纡br> 责任编辑:陈 校对:罗景月 孟京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