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口抽渭灌区下游群众喜用玉米“保苗水“/p>
交口抽渭南干渠夏灌大流量运行
记 刘艳芸/b>
“截??3日,我们渠首站机组已连续满负荷运?03.5小时,创25年来灌区夏灌新高,渠首引水突?000万立方米,累计灌溉农?0余万亩。”记者来到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油槐街办南杨村的交口抽渭灌溉中心渠首站,提到目前的抗旱,渠首站党支部书记门海蒙高兴地说、/p>
进入6月以来,陕西关中地区持续高温,一直没有有效降雨,河源来水也相对减少,交口抽渭灌区如何做到在非常之时创造非常之举?
固坝拦波稳水溏/b>
渠首抽水站是交口抽渭灌区的龙头枢纽,从这里,渭河水一路北上,经过八级接力提水,从一条条纵横阡陌的渠道,流进渭河北岸一块块农田、/p>
站在渠首抽水站进水闸室临河的廊道,看到一河碧水微波荡漾,几只水鸟从水面迅疾掠过,飞进不远处河滩地葱郁的草丛中、/p>
渠首抽水站进水闸室位于渭河S形弯道下游,与水流方向成40度至50度的夹角,进水条件较好。在工程上游渭河右岸设有4座固滩潜坝?道挑水潜丁坝?4座丁坝,筑有1580米砌石护岸。左岸设?座圆盘坝,砌石护?19米、/p>
“这些工程设施能起到很好的控导作用,使河道达到‘洪水不改道、枯水不离闸’的要求,稳定了我们的取水水源。”门海蒙介绍、/p>
今年,面对多年不遇的严峻旱情?月下旬,交口抽渭灌溉中心抢先开机夏灌,引水时间较往年提?5天,并根据河源水势,加固渠首临时坝,抢流量、抢进度、抢时间,流量迅速上峰,赢得了夏灌抗旱的主动权、/p>
“抗旱灌溉,水源最要紧、最关键。夏灌前,我们不仅对上游的工程设施进行了全面巡查维护,还对下游临时坝进行了加固维修,这样能抬高水位,增加输水量。”指着闸室下游50多米处的一道石坝,门海蒙介绍道、/p>
据统计,6月初渭河来水流量?10立方米每秒,水位?.4米以上??3日后来水偏少,水位在1.2米左右。交口抽渭灌区充分利用了9日至23日的水源丰沛期进行满负荷运行、/p>
机泵改造增水量
交口抽渭灌区是以渭河为水源,灌排结合的大型、多级、无坝电力抽水灌区。承担西安、渭南两市六?1个镇(办?26万亩农田的灌溉任务,受益人口80余万人。灌?960年开工建设,1970年全面建成运行,建有抽水泵站26座、/p>
2022年,交口抽渭灌溉中心利用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项目资金,对筱家站?个泵站进行改造提升?023?0月完工,当年冬灌即投入运行。项目实施后,共计改善灌区北干系统灌溉面?3.44万亩,新增粮食产?337万公斤、/p>
“我们站以前?台机组,满负荷运行出水量?立方米每秒,现在6台机组出水量?立方米每秒,大幅度提升了我站抗旱服务保障能力。”站长白晓斌说、/p>
在泵站改造提升项目实施过程中,交口抽渭灌溉中心还对北?2公里渠道进行了维修改造,使渠道输水量扩增30%、/p>
白晓斌说:“水量增大,现在渠道沿线上下游都能及时灌溉到?5?0天灌区作物就可以普灌一次。“/p>
筱家站负责灌溉面?万余亩,6?日开机灌溉,6?日就满负荷运行,掀起夏灌高潮。目前第一轮灌溉已到尾声,共灌溉玉米、葡萄、酥梨等农作?万余亩、/p>
修渠畅流送甘霕/b>
来到渭南市临渭区下邽镇,红高?0组村民李军红正在葡萄园里忙着灌溉。一条新修的U形渠道,把汩汩流淌的清水输送进他家的葡萄园、/p>
“我种的是阳光玫瑰,正是膨大期,遇上高温天旱,没水就要旱死了,幸亏交口抽渭这水来得及时。”李军红感慨道,??日浇了第一水,现在已经是浇第二水了,水能赶上劲,葡萄产量和质量才能有保证。“/p>
李军红地头的那条U形渠道是新修的渠道。今?月,交口抽渭灌溉中心在渭南市临渭区境内实施中央预算内高标准农田示范建设项目,建设范围涉及临渭区下邽镇双明村、阳尹村、旭光村、北徐村、红高钞村等5个行政村,涉及灌溉面?.4万亩,计?0月底完成、/p>
李军红说:“以前地头有渠道,但使用20多年了,多有破损,每次浇地让人很头疼。眼前的新渠不漏水不渗水,每家地头还安装有钢板引水门,方便又省力。“/p>
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可提高供水能力和耕地质量,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奠定坚实基础。可高温持续,抗旱灌溉也是迫在眉睫、不容耽搁,两者该如何兼顾呢?
交口抽渭佐家站站长张永江说:“我们统筹安排项目建设和抗旱灌溉,边建设、边用水,穿插进行,既不影响群众灌溉,还能促进抗旱灌溉。“/p>
“目前,我们正在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抓紧对灌了一水的渠道拆除重建,保证二水、三水灌溉。”张永江说、/p>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灌区之行,让记者深切感受到,水利工程设施的建设,是灌区农业经济发展的基础,更是大旱之年,粮食安全的保障、/p>
来源:中国水利网 2024??8?/p>
作者:刘艳芸br> 责任编辑:罗景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