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主办:中国水利报礽/p>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0120170019

您现在的位置9/span>首页 > 地方 > 山东

泉眼复涌背后的生态蝶受/h2>

发表时间?025-04-10

济南趵突泉已持续喷涌21?nbsp;本报通讯 王丽 供图

  □本报记耄b> 赵新 通讯?nbsp;王丽娞/b>

  “四面荷花三面柳,半城山色一城湖。”春日的山东省济南市,汩汩泉水,泠泠作响,一片生机盎然、/p>

  黑虎泉边,不少济南市民手提大大小小的水桶来接泉水。“喝惯了这泉水,甘甜得很!”每日清晨来这打泉水,成为附近居民李大爷每天要做的第一件事。清润的泉水,为济南市民们的四季三餐送去甘甜和幸福、/p>

  被誉为“千泉之城”的济南,共有泉?209处?000年前后,济南大旱?2个泉群相继停喷,锦绣川、卧虎山水库枯竭,趵突泉最长停喷时间达926天,泉城的灵动之美一度黯淡、/p>

  ?000年以来,济南大力实施‘引黄保泉’供水重点工程,鹊山水库和玉清湖水库先后建成,供水能力达到每?0立方米。”济南市城乡水务局泉水保护处处长潘炳江介绍,自2003?月复涌至今,济南泉水已持续喷?1年、/p>

  汩汩清泉复涌,背后折射出济南市乃至山东省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开展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的“重拳”和“铁腕”、/p>

  ?0多年来,济南市持续推进城区自备井封停,全市共封闭380余眼深层自备井,每年可减少地下水开采量?亿立方米,相当于80多个大明湖的蓄水量。”谈到近年来开展的压减地下水开采行动,济南市城乡水务局水资源处处长李政先深有感触、/p>

  近年来,山东深入实施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通过采取控采限量、节水压减、水源置换、修复补源等综合措施,逐步压减地下水超采量,全省地下水严重超采区面积较基准年(2015年)减少4.54万平方公里,降幅?9.8%;地下水超采量减?.17亿立方米,降幅达69.2%。截至今?月,全省平原区地下水水位上升1.18米,主要漏斗区面积减?626平方公里、/p>

  问泉哪得源头活水?济南市坚持“拦、蓄、滞、渗、补”多措并举,一体推进河流水系综合治理、泉水补给区生态修复、多水源互连互通等工作,按照“三川十二峪”生态水系布局,对市区南部571平方公里区域实施生态系统综合治理。此外,济南统筹黄河水、长江水、地表水、地下水、再生水等多水源联合调度,有效增加了地下水补给,为泉水复涌涵养了源源不竭的“源头活水”、/p>

  “依托南水北调工程、‘五库连通’工程,实现了水库与周边河湖的互连互通,多水源‘补’的功能充分发挥。”李政先说,正是得益于这一“减”一“补”,济南市地下水水位稳步提升,泉眼才能汩汩喷涌、/p>

  2024年,济南再生水利用量达到2.56亿立方米,再生水利用率提升至47%,成功申报为国家再生水利用三年行动重点城市。泉城之变,折射出背后的节水之变。作为水资源严重短缺省份,山东积极开辟节水新路径,探索非常规水利用,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水支撑、/p>

  “全省非常规水利用量逐年攀升,2024年达?0.52亿立方米,较2023年增?0.5%。”山东省节约用水办公室主任、一级调研员彭学军说,目前全省节水产业企业达?.2万余家,产业规模600亿元以上,初步形成“双核两翼、多点支撑”节水产业空间布局、/p>

  山东近年来积极践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全方位贯彻“四水四定”原则,深入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019年以来,全省用水总量持续稳定?20亿立方米左右,实现连年增产增效不增水、/p>

  夜幕降临,济南老城区的泉边石畔,灯火明亮、人头攒动,身着汉服、头戴簪花的游客在泉边争相拍照打卡。泉脉,是文脉、亦是发展动脉,在生态好泉、文韵名泉中深入挖掘致富“活泉”,“泉城”济南这张城市名片必将愈擦越亮,为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增添更为浓厚的色彩、/p>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25??0?/p>

作者:赵新 王丽娞br> 责任编辑:王

document.write(unescape("%3Cscript src='http://cl3.webterren.com/webdig.js?z=41' type='text/javascript'%3E%3C/script%3E"));
Baidu
map